[发明专利]自走式前置秸秆粉碎后置旋耕开沟施肥播种联合作业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9146.3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34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项俊元;项瑛;彭卓敏;姚克恒;高翔;夏长高;张龙泉;张文斌;曹伟清;朱继平;袁栋;李宏军;商高高;韩江义;张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B49/04;A01C7/06;A01C5/06;A01D82/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1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走式前置秸秆粉碎后置旋耕开沟施肥播种联合作业装备,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包括动力底盘总成、前悬挂架、后悬挂架、秸秆粉碎装置和精整装置;秸秆粉碎装置通过前悬挂架设于动力底盘总成的前方;精整装置通过后悬挂架设于动力底盘总成的后方;动力底盘总成包括车架与履带式行走装置以及设于车架与履带式行走装置上的传动箱和驾驶室总成;精整装置包括一体化安装的施肥装置、播种装置、旋耕装置、开沟装置、压实装置。本发明一体化实现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施肥、开沟、播种多种农耕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精量智能播种;同时秸秆粉碎还田,资源循环利用,避免了秸秆焚烧,保护了环境、改良了土壤。 | ||
搜索关键词: | 前置 秸秆 粉碎 后置 旋耕开沟 施肥 播种 联合 作业 装备 | ||
【主权项】:
1.一种自走式前置秸秆粉碎后置旋耕开沟施肥播种联合作业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底盘总成(1)、前悬挂架(2)、后悬挂架(3)、秸秆粉碎装置(4)和精整装置(5);所述秸秆粉碎装置(4)通过前悬挂架(2)设于动力底盘总成(1)的前方;所述精整装置(5)通过后悬挂架(3)设于动力底盘总成(1)的后方;所述动力底盘总成(1)包括车架与履带式行走装置(11)以及设于车架与履带式行走装置(11)上的传动箱(12)和驾驶室总成(13);所述精整装置(5)包括机架(51)、施肥装置(52)、播种装置(53)、旋耕装置(54)和开沟装置(55);所述施肥装置(52)和播种装置(53)从前到后设于机架(51)的上方;所述旋耕装置(54)和开沟装置(55)设于机架(51)的下方,并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架(51)的两侧板上;所述机架(51)上设有主变速箱(501);所述旋耕装置(54)通过齿轮组与主变速箱(501)相联接;所述主变速箱(501)的输出轴通过位于机架(51)侧面的侧边齿轮箱(502)与开沟装置(55)的主轴相连;所述主变速箱(501)的输入轴与传动箱(12)的后动力输出轴相联接;所述秸秆粉碎装置(4)由传动箱(12)的前动力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播种装置(53)包括:数控驱动电机(531)、六角传动轴(532)以及并排分布的一组播种单元;所述播种单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播种盒(533)、排种器(534)和漏种报警器(535);所述六角传动轴(532)穿插安装在每一个排种器(534)的槽轮中间;所述数控驱动电机(531)通过传动链条(536)与六角传动轴(532)的一端相连;所述精整装置(5)还包括设于开沟装置(55)后方,并且通过连接架(57)与机架(51)相连的压实装置(56);所述压实装置(56)通过位于机架(51)侧面的传动链箱(503)与开沟装置(55)的主轴相连,所述压实装置(56)包括镇压辊(561)以及设于镇压辊(561)两端的沟壁平整盘(562),所述开沟装置(55)包括开沟刀盘(551)、碎土刀片(552)以及设于开沟刀盘(551)后方,并且包络开沟刀盘(551)的开沟铲(553);所述开沟铲(553)上设有挡土板(554);所述碎土刀片(552)对称设于开沟刀盘(551)的两侧,所述碎土刀片(552)呈锥形螺旋结构,所述旋耕装置(54)包括通过轴承、轴承座安装在机架(51)侧板上的旋耕刀轴(541)以及间隔设于旋耕刀轴(541)上的旋耕刀具(542);本自走式前置秸秆粉碎后置旋耕开沟施肥播种联合作业装备的传动结构为:发动机的主轴与传动箱(12)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传动箱(12)通过内部的齿轮组与离合器的搭配,将传动路线分为前动力输出和后动力输出两条:前动力输出路线:传动箱(12)通过内部的锥形齿轮组由前动力输出轴(120)导出,传递给秸秆粉碎装置(4)上的锥形齿轮箱(402),并通过位于秸秆粉碎装置(4)侧面的主动链轮(403)和被动链轮(404)传递给粉碎装置主轴(401);后动力输出路线:传动箱(12)通过内部的锥形齿轮组由后动力输出轴(121)导出,传递给精整装置(5)上的主变速箱(501),主变速箱(501)一方面通过自身齿轮组与旋耕装置主轴(540)啮合;另一方面通过内部的锥形齿轮组与侧面齿轮箱(502)相联接,侧面齿轮箱(502)的输出轴与开沟装置主轴(550)的一端相联接,开沟装置主轴(550)的另一端通过传动链箱(503)与压实装置主轴(560)相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1914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