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砖石结构古建筑修复用粘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20773.9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6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倪志军;钟进友;吕清全;伍贤玲;刘文春;叶长春;段成明;倪明;倪玙;倪文政;李继;吴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
主分类号: | C04B26/28 | 分类号: | C04B26/28;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006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砖石结构古建筑修复用粘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组成45‑65份凝胶材料,15‑25份细骨料,5‑10份增强材料,0.6‑1.5份减水剂,0.5‑1.2份防冻剂以及16‑28份水,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糯米、石灰和石膏组成的糯米灰浆作为主要的凝胶材料,材料本身与古建筑的相容性好,且不会出现采用水泥制砂浆的析盐等问题,考虑到采用单纯的糯米灰浆粘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可能会不够,因此特别添加了以麻刀为主的增强材料,所采用的增强材料均为天然材料,对古建筑无损伤,与古建筑的相容性好,另外还添加了以矿渣、煤灰为主的细骨料作为支撑材料,此类材料均来源于工业废弃料,在此废物利用,符合环保经济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砖石 结构 古建筑 修复 粘合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砖石结构古建筑修复用粘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组成:45‑65份凝胶材料,15‑25份细骨料,5‑10份增强材料,0.6‑1.5份减水剂,0.5‑1.2份防冻剂以及16‑28份水;按质量份数计算,所述凝胶材料由15‑38份糯米粥,5‑12份石灰,5‑12份石膏及8‑13份黏土组成;按质量份数计算,所述细骨料由5‑12份天然砂,10‑25份煤灰以及25‑40份矿渣组成;按质量份数计算,所述增强材料由35‑46份麻刀,7‑13份浆粕,2‑6份米糠以及3‑7份竹纤维组成;所述糯米粥由预糊化糯米粉与水按1:16‑20的质量比调制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未经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2077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室内机及其导风板推出机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墙面用环保装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