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筑工程填筑施工三维模型构建、密实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21126.X | 申请日: | 2016-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51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周家文;杨兴国;张仕林;陆鹏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30 | 分类号: | G06T17/30;G06T7/4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肖国华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首先公开一种填筑工程填筑施工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以填筑施工过程不同阶段填筑区真实地面点云数据为基础,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所得三维模型是填筑料随施工过程体积变化的实景复制,包含信息准确丰富,可应用于填筑施工后的多种检测、设计工程。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填筑工程碾压密实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已构建的不同施工阶段三维模型上划分出立体单元,再利用三维模型构建方法所提供的填筑材料体积变化的精确数据结合填筑材料质量数据,测算填筑区每立体单元填筑碾压的密实度值。进一步将测算密实度与控制标准比较,可检测每立体单元碾压密实度达标情况。该方法能够实时、直接、精确、快速、无损毁地获取每一局部的碾压密实度,指导施工。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施工 三维 模型 构建 密实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填筑工程碾压密实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如下步骤实施:步骤S201、前期工作确定填筑区A边界,从工程现场获取填筑材料质量m;步骤S202、用三维扫描仪扫描填筑区A与填筑区周围非填筑施工区域,建立填筑前点云数据;步骤S203、在填筑区摊铺填筑材料;步骤S204、用三维扫描仪扫描填筑区A与填筑区周围非填筑施工区域,建立摊铺后点云数据;步骤S205、碾压填筑区填筑材料;步骤S206、用三维扫描仪扫描填筑区A与填筑区周围非填筑施工区域,建立碾压后点云数据;步骤S207、拼接点云数据将步骤S204所得摊铺后点云数据、步骤S206所得碾压后点云数据拼接到步骤S202所得填筑前点云数据中,分别得到拼接后的摊铺后点云数据、拼接后的碾压后点云数据;步骤S208、建立立体模型与立体模型单元以填筑前填筑区地表扫描点云为底面,以拼接后的摊铺后填筑区地表扫描点云为顶面,建立填筑材料摊铺后立体模型D1,测量摊铺后立体模型总体积V摊;以填筑前填筑区地表扫描点云为底面,以拼接后的碾压后填筑区地表扫描点云为顶面,建立填筑材料碾压后立体模型D2;采用网格划分法,分别将填筑材料摊铺后立体模型D1与填筑材料碾压后立体模型D2按相同点位划分成底面边长为1的正四棱柱立体模型单元,每个立体模型单元分别编号为
及与其分别对应的![]()
测量每个立体模型单元体积;步骤S209、计算立体模型单元碾压密实度
根据式1、式2计算每个立体模型单元碾压密实度![]()
![]()
式中,ρ摊——填筑材料平均摊铺密度,单位g·m‑3,依式1计算确定,
——摊铺后立体模型单元体积,单位m3,由步骤S208确定,m——填筑材料质量,单位t,由步骤S201确定,V摊——摊铺后立体模型总体积,单位m3,由步骤S208确定,
——碾压后立体模型单元体积,单位m3,由步骤S208确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2112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