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啶类化合物双碳氢活化芳基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24803.3 | 申请日: | 2016-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6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付海燕;曾阳;陈华;郑学丽;袁茂林;李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16 | 分类号: | C07D213/16;C07D2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吡啶类化合物双碳氢活化芳基化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方法学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钯源、膦配体、铜盐或铜的氧化物、碱和卤代芳烃混合,置于氮气环境下,再加入添加剂、4‑取代吡啶和溶剂后经加热反应,通过碳氢活化机理制得C2,C6位双芳基取代的吡啶类化合物,其中,4‑取代吡啶的取代基为氢、烷基和芳基中的任一种。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广泛,操作步骤简单,无需对吡啶环进行预活化,也无需引入导向基团,具有很高的原子经济性和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啶 化合物 碳氢 活化 芳基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吡啶类化合物双碳氢活化芳基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钯源、膦配体、铜盐或铜的氧化物、碱和卤代芳烃混合,置于氮气环境下,再加入添加剂、4‑取代吡啶/吡啶和溶剂后经加热反应制得式I所示化合物;所述添加剂为硫酸二甲酯;所述式I中,R为氢、烷基和芳基中的任一种;Ar为萘基、苯基或具有取代基的苯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2480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