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频激光干涉仪非线性误差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0509.1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5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群;黄强先;伍婷婷;张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9/02 | 分类号: | G01B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频激光干涉仪非线性误差补偿装置,其特征是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偏振分光棱镜分束后,其透射光投射至直角棱镜,并返回偏振分光棱镜形成参考光S;其反射光投射至平面反射镜,并返回偏振分光棱镜形成测量光P;在参考光路放置沿S方向的线偏振片;在测量光路放置沿P方向的线偏振片,实现非正交误差补偿;在线偏振片的出射光路中设置半透半反镜,使参考光和测量光合束后经消偏振分光棱镜均匀分束,其透射光经四分之一波片,再经偏振分光棱镜产生干涉信号I1和I2;其反射光经偏振分光棱镜产生干涉信号I3和I4;I1,I2,I3和I4的相位互差90°。本发明使单频激光干涉仪的非线性误差得到有效的补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干涉仪 非线性 误差 补偿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单频激光干涉仪非线性误差补偿装置,其特征是:激光器(20)发出的光束经第一线偏振片(1)出射为一束45°线偏光A11,所述线偏光A11经第一偏振分光棱镜(2)分束为P分量的透射光A21和S分量的反射光A22;所述透射光A21作为参考光经过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转变为圆偏光后投射至直角棱镜(6),由所述直角棱镜(6)反射回并再次通过第一四分之一波片(4)后,参考光的偏振态转变为S方向,经第一偏振分光棱镜(2)的反射形成参考光S;所述反射光A22作为测量光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片(3)转变为圆偏光后投射至平面反射镜(5),由所述平面反射镜(5)反射回并再次通过第二四分之一波片(3)后,测量光的偏振态转变为P方向,经第一偏振分光棱镜(2)的透射形成测量光P;在所述参考光S的出射光路中放置透光轴沿S方向的第二线偏振片(7),所述参考光S在第二线偏振片(7)中滤除P分量;在所述测量光P的出射光路中放置透光轴沿P方向的第三线偏振片(8),所述测量光P在第三线偏振片(8)中滤除S分量,以此补偿因第一偏振分光棱镜(2)引起的非正交误差;在所述第二线偏振片(7)的出射光路中设置第一半透半反镜(9),在所述第三线偏振片(8)的出射光路中设置第二半透半反镜(10),使参考光S和测量光P经所述第二半透半反镜(10)中合成为复合光束B11;所述复合光束B11经二分之一波片(11),使参考光S和测量光P的偏振态各自旋转45°后变成±45°线偏光,再经消偏振分光棱镜(12)均匀分束为透射光A31和反射光A32,所述透射光A31经第三四分之一波片(13),在快慢轴之间产生90°相移,再经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4)的分光,产生两路相位差为180°的干涉信号I1和I2,所述干涉信号I1和I2一一对应地由第一光电探测器(16)和第二光电探测器(17)接收;所述反射光A32经第三偏振分光棱镜(15)的分光,产生两路相位差为180°的干涉信号I3和I4,所述干涉信号I3和I4一一对应地由第三光电探测器(18)和第四光电探测器(19)接收;所述干涉信号I1,I2,I3和I4的相位相互差9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4050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光纤干涉仪
- 下一篇:基于多折射模型的风洞投放物高速位姿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