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塔柱钢混过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42632.7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7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马骉;顾民杰;张培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乃鑫;周荣芳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塔柱钢混过渡结构,混凝土结构将格构式钢塔柱、端承压板、剪力钉、竖向钢筋和竖向预应力束浇筑为一个整体,格构式钢塔柱从上至下依次包含钢板未加密区、钢板一次加密区、钢板二次加密区和钢板三次加密区,钢板未加密区包含柱状钢结构主体和连接在柱状钢结构主体内部的若干塔身主结构钢板,钢板一次加密区增设若干连接钢板,钢板二次加密区进一步增设若干连接钢板,钢板三次加密区包含端承压板。本发明连接性能良好、荷载传递路径可靠、现场施工便捷,能满足钢塔柱部分巨大的塔身荷载向下传递至混凝土结构的需要,荷载在过渡段内能够根据设计的需要逐步扩散,同时具备多重可靠的连接措施,且钢‑混分界面无台阶,节点区无明显结构分层,景观效果良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柱钢混 过渡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塔柱钢混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格构式钢塔柱(1),其上端连接塔身钢塔段,下端连接塔身混凝土段;所述的格构式钢塔柱(1)从上至下依次包含钢板未加密区、钢板一次加密区、钢板二次加密区和钢板三次加密区,所述的钢板一次加密区、钢板二次加密区和钢板三次加密区形成钢板加密区,该格构式钢塔柱(1)形成刚性格构,将塔身应力扩散至整个承压面;所述的钢板未加密区包含柱状钢结构主体(101)和连接在柱状钢结构主体(101)内部的若干塔身主结构钢板(102);所述的钢板一次加密区在钢板未加密区的结构基础上增设若干连接钢板(103),该连接钢板(103)的两端分别连接柱状钢结构主体(101)和塔身主结构钢板(102);所述的钢板二次加密区在钢板一次加密区的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若干连接钢板(103),该连接钢板(103)的两端分别连接柱状钢结构主体(101)和塔身主结构钢板(102);所述的钢板三次加密区包含端承压板(2),其上端连接柱状钢结构主体(101)的下端,下端连接塔身混凝土段,所述的端承压板(2)上设置若干混凝土灌注孔(201);所述的塔柱钢混过渡结构还包含:若干剪力钉(3),其设置在钢板加密区中的所有柱状钢结构主体(101)、塔身主结构钢板(102)和连接钢板(103)上,该剪力钉(3)逐步传递上层钢结构应力至下层混凝土结构,结构应力通过剪力钉逐步卸载后,剩余的钢塔荷载通过端承压板(2)传递到混凝土面上;若干竖向钢筋(4),其设置在端承压板(2)上的混凝土灌注孔(201)内,贯穿整个钢板一次加密区、钢板二次加密区和钢板三次加密区,该竖向钢筋(4)保证了钢混过渡区域内的混凝土和其下的混凝土形成整体;混凝土结构(7),其浇筑在整个钢板加密区中,填充在柱状钢结构主体(101)、塔身主结构钢板(102)、连接钢板(103)、剪力钉(3)、竖向钢筋(4)和竖向预应力束(5)之间,并填充在端承压板(2)的混凝土灌注孔(201)内,混凝土结构(7)将格构式钢塔柱(1)、端承压板(2)、剪力钉(3)、竖向钢筋(4)和竖向预应力束(5)浇筑为一个整体,通过混凝土灌注孔设置贯穿钢混过渡结构的竖向钢筋和竖向预应力束,提高了过渡区域的抗拉能力和与下层混凝土区域的连接可靠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4263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