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长径比细钛管内表面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动态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7491.8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9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东;王晔;香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26 | 分类号: | C25D11/2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超大长径比细钛管内表面均匀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方法。采用动态连续补给电解液的方式,利用同轴结构的电化学阳极氧化装置,实现在超大长径比细钛管内表面可控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通过调控电解液的补给速度,可在长径比大于300,内径3mm的钛管内表面均匀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该装置具有电解液动态连续补给、自冷却、操作简易、成本低廉等优点,利用此装置可以解决细长钛管内部电解液体积有限、自发热等限制纳米管生长的难题。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钛管 长径比 电解液 内表面 补给 制备 电化学阳极 动态制备 同轴结构 氧化装置 可控制 纳米管 自发热 自冷却 简易 生长 调控 | ||
【主权项】:
1.一种在超大长径比细钛管内表面均匀生长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动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钛管为内径为3mm、管长50~1000mm的超大长径比细钛管;A)将钛管、导电金属丝、同心塞依次通过去污剂、去离子水、乙醇、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清洗,再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用氮气吹干;采用的钛管材料为99.7%工业纯钛,导电金属丝为直径0.7mm的304不锈钢丝;B)利用同心塞,将导电金属丝固定在钛管的轴心位置,保持导电金属丝与钛管的同轴性,并竖直固定钛管;C)将竖直固定的钛管下端接动态连续补给装置,动态连续补给装置包括储液瓶、导液管、流量控制阀、流量检测仪;D)将钛管外接直流电源正极,导电金属丝接直流电源负极,首先开启供给电解液的流量控制阀,调节流量,使得电解液自下而上流入钛管,当有电解液从钛管上端流出时,接通直流电源进行阳极氧化;E)关闭直流电源,卸下钛管,用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清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4749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3D打印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吹填礁砂围堰的干包沙袋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