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态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54063.8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5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露;胡琮璟;刘帅;陈麒光;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5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黎祖琴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及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态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多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采用浸渍提拉的手法,使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薄膜能更加均匀地形成在透明导电衬底的导电面上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在镜面态、透明态以及黑色态之间的可逆转变,且可控性强。一种多态电致变色器件,其采用上述多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所制得。本发明的一种多态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可实现镜面态、透明态以及黑色态之间的可逆转变,且可控性强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态电致 变色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至少一个导电面的第一透明导电衬底浸渍入一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分散液中,然后将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衬底从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分散液中提拉出来使第一透明导电衬底的导电面上形成有均匀分布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薄膜层;对上述形成有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薄膜的第一透明导电衬底进行烧结;将具有至少一个导电面的第二透明导电衬底和烧结后的第一透明导电衬底分别与一绝缘密封件的相对两面黏合,所述绝缘密封件上开设有贯穿该相对两面的通孔且通孔中容纳有含Ag+的电解质,形成绝缘密封件位于第一透明导电衬底和第二透明导电衬底之间的三明治结构,且第一透明导电衬底上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薄膜和第二透明导电衬底的导电面都面向绝缘密封件且密封所述绝缘密封件上的通孔使所述含Ag+的电解质与第一透明导电衬底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薄膜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衬底的导电面接触;对上述的三明治结构进行封装;所述含Ag+的电解质为凝胶状含Ag+的电解质,所述凝胶状含Ag+的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为:将0.11~2.49mmol的硝酸银、0.51~12.49mmol的溴化季铵盐及0.1~0.5mmol铜盐溶解在10~50ml的极性有机溶剂中形成含Ag+的电解质;将7~12wt%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入上述混合液中并静置放置24~48h,以形成凝胶状含Ag+的电解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5406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组合阀
- 下一篇:一种高空作业车下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