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盆底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78065.0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67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岩峰;王凤玫;牛睿;赵小龙;李湘杰;李次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盆底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且生物可降解的天然脱细胞基质材料进行复合和打孔处理制备盆底补片,材料植入体内后逐渐降解,通过复合和打孔技术,保证体内力学支撑的同时,减少了植入物的绝对量,降低了免疫风险,同时提高了植入材料与盆底软组织之间的顺应性,最终促进盆底组织的再生修复,加固软组织筋膜达到治疗POP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盆底生物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经过去抗原处理的天然细胞外基质为材料,将2‑4层规格相同的单个材料交错或平行叠加放置,使用夹具使各层紧密贴合,或者用粘合剂或缝合线将各层牢固的贴合在一起,制成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或者异形体预成型片状材料;2)在上述预成型片状材料上打圆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通孔,各孔的面积为0.05cm2‑1cm2,孔的分布密度为0.8‑10个/cm2,打孔部分的面积占预成型片状材料总面积的12%以上;3)上述带孔片状材料经Co60照射或环氧乙烷灭菌后,即得;灭菌之前,还包括以下操作:将带孔片状材料浸泡于纯化水、生理盐水、生理缓冲液、壳聚糖溶液、硫酸软骨素溶液和透明质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液中,然后将2‑4层湿润的片状材料交错叠加放置,保证各层材料之间不形成贯穿孔,用夹具使各层紧密贴合,或者用粘合剂或缝合线将各层牢固的贴合在一起,制成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或者异形体生物补片材料,然后进行冷冻干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7806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