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神经修复的植入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78205.4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67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岑;罗丹丹;孔祥东;姚晨雪;阮世超;李麟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0 | 分类号: | A61L27/10;A61L27/04;A61L27/54;A61L27/34;A61L27/50;A61L31/16;A61L31/10;A61L31/08;A61L31/02;A61L31/14;A61N1/0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杜立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神经修复的植入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制备步骤包括:(1)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导电玻璃(ITO)基底材料上制备铱薄膜。(2)对于步骤(1)所制备的铱薄膜,利用循环伏安扫描活化得到结合力强、电荷密度高、多孔的氧化铱涂层。(3)通过多巴胺的氧化自聚合在步骤(2)所制备的氧化铱涂层表面形成均匀的纳米级聚多巴胺包覆层。(4)连接细胞粘附蛋白于步骤(3)所制备的纳米级聚多巴胺包覆层。本发明制备出的神经电极导电性能好、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能够促进细胞贴附,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可应用于利用外源电刺激调控神经干细胞(NSCs)的定向分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修复 植入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促神经修复的植入式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植入式电极为厚度为2 mm,长宽分别为10 mm的方形材料;此植入式电极导电性能良好、稳定性高且生物相容性较好,能够促进细胞贴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导电玻璃ITO基底材料上制备铱薄膜:将经过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8 ~ 20 min之后的导电玻璃放于射频磁控溅射镀膜仪的溅射腔室,将溅射腔室抽真空;通入氩气,输入功率使氩气电离、起辉,调节适当的压力,开始铱薄膜的溅射;制备所得铱电极;(2)利用循环伏安扫描活化得到氧化铱涂层:将步骤(1)中所得的铱电极清洗干燥后,放于电解槽的活化溶液中;通过参比电极与辅助电极以及待活化铱电极构成的回路,施加极化时间三角波形进行活化处理;活化所得即为氧化铱电极;(3)通过多巴胺的氧化自聚合在氧化铱表面形成纳米级聚多巴胺包覆层:将步骤(2)中所得的氧化铱电极清洗干燥后,浸泡于新鲜配制的多巴胺溶液中,该多巴胺溶液pH = 8 ~ 9,室温放置,经过特定时间的氧化聚合反应,得到的即为表面包覆聚多巴胺的氧化铱复合电极;(4)配制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混合溶液:分别将EDC和NHS溶于pH为7 ~ 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室温下混合均匀,得到10 mM的EDC和25 mM的NHS混合溶液;(5)配制细胞粘附蛋白溶液:将胞粘附蛋白溶于上述步骤(4)中所配制的10 mM的EDC和25 mM的NHS混合溶液,室温下混合均匀,得到一定浓度的胞粘附蛋白溶液;(6)连接细胞粘附蛋白于表面包覆聚多巴胺的氧化铱复合电极上:将所制备的氧化铱复合电极清洗干燥后,室温浸泡于上述步骤(5)中所配制的细胞粘附蛋白溶液中,经过特定时间的二次功能化反应,得到的即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氧化铱复合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7820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供应热油、热水和蒸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