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合能动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79696.4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50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南林 |
主分类号: | F01K25/08 | 分类号: | F01K25/08;F01K13/02;F0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8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水合能动力装置,是由工作液体容器、循环液体容器、工作液体与循环液体分离器、气缸动力系统组成。气缸动力系统采用A气缸和B气缸及飞轮(25),利于均匀的输出机械能;采用由压力差控制的循环液体输入单向阀(17)、工作液体输入单向阀(18)、循环液体排放单向阀(19)、工作气体排放单向阀(20),利于控制气缸动力系统自动运行。这是一种将水与其它物质进行物理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因为该装置只消耗水,只排出水蒸气,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适用于作为机械动力和各种运载工具的动力。 | ||
搜索关键词: | 水合 动力装置 | ||
【主权项】:
水合能动力装置,是由工作液体容器、循环液体容器、工作液体与循环液体分离器、气缸动力系统组成;水合能动力装置其特征是:工作液体容器由工作液体(1)、长方体口字形容器(2)、位于长方体口字形容器(2)顶部的工作液体输入管道(3)、位于长方体口字形容器(2)底部的工作液体输出管道(4)构成;循环液体容器由循环液体(5)、长方体口字形循环液体容器(6)、位于长方体口字形循环液体容器(6)顶部的循环液体输入管道(7)、位于长方体口字形循环液体容器(6)底部的循环液体输出管道(8)、位于长方体口字形循环液体容器(6)底部并插入工作液体与循环液体分离器长方体形容器(10)内的循环液体循环管道(9)构成;工作液体与循环液体分离器由长方体形容器(10)、填充在长方体形容器(10)内用于吸收工作液体(1)的颗粒状固定相(11)、位于长方体形容器(10)顶部中心位置的用于回收循环液体(5)的三通管(12)构成;气缸动力系统包括A气缸和B气缸及圆柱体形排气管道(21);A气缸由气缸壁(13)、活塞(14)、与活塞(14)连接的连杆(15)、与连杆(15)连接的曲轴(16)构成,B气缸由气缸壁(13)、活塞(14)、与活塞(14)连接的连杆(15)、与连杆(15)连接的曲轴(16)构成;A气缸和B气缸共用曲轴(16),位于气缸壁(13)底部的循环液体输入单向阀(17)与循环液体输出管道(8)末端连接,位于循环液体输入单向阀(17)上方的工作液体输入单向阀(18)与工作液体输出管道(4)末端连接,位于气缸壁(13)底部与循环液体输入单向阀(17)对应位置的循环液体排放单向阀(19)与三通管(12)连接,位于工作液体输入单向阀(18)对应气缸壁(13)位置的工作气体排放单向阀(20)与位于A气缸和B气缸之间的圆柱体形排气管道(21)首端进气管(22)连接;排气管道(21)内部填充有吸收工作气体中残留的循环液体(5)的颗粒状介质(23),排气管道(21)末端穿过长方体形机壳(24)侧面,位于长方体形机壳(24)外侧;工作液体容器、循环液体容器、工作液体与循环液体分离器、气缸动力系统均密封在长方体形机壳(24)之内;曲轴(16)一端位于长方体形机壳(24)内,另一端位于长方体形机壳(24)外侧与输出动力的飞轮(25)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南林,未经刘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7969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制动电阻散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甲洗蜜回溶赤砂糖制备甲糖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