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山复垦中露天采坑或沉陷区底部蓄提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1294.8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5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边振兴;毕建平;魏忠义;刘永海;孟卓;王井学;于淼;毕英杰;曹庆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建平盛德日新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32 | 分类号: | E21C41/32;A01B79/00;A01G2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矿山复垦中露天采坑或沉陷区底部蓄提水方法,其特征是利用采坑底部无裂隙槽状形态、回填废矿石间隙构造类地下含水层;并通过预留一定数量露天采坑不充填,作为汇集地表水的暂储坑,利用地形比降或截流沟将采坑周边集水区的地表径流水汇集暂储坑内,经过自然沉降和过滤,通过废矿石间隙(过滤层)侧向汇集至采坑底部,同时露天采坑中下部周边地下水侧向汇集采坑底部,形成采坑充填后的地下储水库,并通过充填时预留管井提水。该技术优点将矿山复垦中水的明储变成暗蓄,减少或避免了储水蒸发损失,也避免了建造地表储水方塘的占地和安全隐患,达到保蓄水源、节约土地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露天采坑 矿山复垦 充填 提水 侧向 废矿石 储水 预留 地下储水库 地下含水层 安全隐患 地表径流 技术优点 间隙构造 节约土地 蒸发损失 自然沉降 裂隙 过滤层 集水区 截流沟 回填 槽状 方塘 管井 地表水 过滤 地下水 地表 地形 蓄水 建造 | ||
【主权项】:
1.一种矿山复垦中露天采坑或沉陷区底部蓄提水方法,其特征是:(1)利用露天采坑底部无裂隙槽状形态,选择粒径20~50cm的废矿石充填露天采坑底部,回填的废矿石将已闭坑的采坑充填至与相邻地表相距40‑60cm的高度,此高度为预留出构造地表层厚度;通过废矿石间隙构造类地下含水层;(2)在露天采坑或采矿沉陷地设置一定范围不充填作为地表径流水的暂储坑,利用地形比降或截流沟将露天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周边集水区的地表径流水汇集于暂储坑,暂储坑与废矿石间隙构造类地下含水层之间设置过滤层,过滤层用粒径为5‑15cm的排岩废石组成,汇集于暂储坑的地表径流水经过自然沉降和过滤,侧向渗入到露天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底部的废矿石间隙构造类地下含水层;同时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周边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到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底部和废矿石间隙,最终形成矿山复垦的露天采坑或采矿沉陷地底部储蓄水源;(3)在充填废弃矿石的同时,预埋多段铸铁井管,管底部至坑底,铸铁井管外径440mm为宜,并涂防氧化层;多段铸铁井管由坑底部至地表依次为沉淀管、滤水管和井壁管;沉淀管长度为5~10m,过滤管长度为地下含水层厚度,过滤管的管壁上布设滤水孔,在铸铁井管内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下端连接潜水泵;通过潜水泵将水抽至地表,用于复垦后农业用地灌溉;(4)采坑利用废弃岩石填充后,在上层铺设黏土固定层,厚度为10‑20cm,压实固定,并布设铁尾矿砂层,厚度为5‑10cm,最上面覆适宜的耕作土层,厚度为25‑30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建平盛德日新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农业大学;建平盛德日新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8129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