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蛀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2062.4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9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宜民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03 | 分类号: | D06M15/03;D06M11/83;D06M15/05;D06M15/15;D06M13/11;D06M11/76;D06M13/00;D06M13/144;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防蛀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γ‑环糊精单醛的制备;步骤2:载银γ‑环糊精单醛的制备;步骤3:纤维素‑丝素干凝胶粒子的制备;步骤4:蚕丝纤维接枝;步骤5:蚕丝纤维浸渍整理。本发明制得的蚕丝纤维防蛀时效长,能够保持蚕丝原有的柔顺性,而且还能够提升蚕丝的抗拉伸强度,并且环保无害,对人体不会造成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蚕丝纤维 制备 防蛀 环糊精 蚕丝 单醛 浸渍 纤维素 纺织材料 干凝胶 抗拉伸 柔顺性 原有的 接枝 丝素 载银 粒子 环保 | ||
【主权项】:
1.一种防蛀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将γ-环糊精、邻碘酰基苯甲酸、二甲基亚砜按质量比5-10:3-5:100混合,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在40-50℃的超声波水浴中反应8-16h;反应后过滤,取滤液,用丙酮将滤液搅拌稀释40-50倍,再次过滤,取固体,并用固体质量30-35倍的水将其溶解,然后进行第三次过滤,取滤液,干燥后制得γ-环糊精单醛,备用;步骤2:将上述制得的部分γ-环糊精单醛配制为质量浓度为4-6%的γ-环糊精单醛溶液,向γ-环糊精单醛溶液中添加质量为γ-环糊精单醛0.3-0.5倍的硝酸银,搅拌均匀后,将溶液pH值控制在4-6,在避光条件下,加热至50-60℃并保温2-3h,然后离心分离得到固体,将固体洗净、干燥后,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添加质量为固体0.5-1.5%的硼氢化钠,调节pH至7-8,然后进行搅拌,再次离心分离并干燥后制得载银γ-环糊精单醛;步骤3:将纤维素、丝素蛋白配制为纤维素质量浓度为2-4%、丝素蛋白质量浓度为1-3%的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先后添加混合溶液质量0.5-1.5%的载银γ-环糊精单醛和混合溶液质量0.1-0.3%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分散均匀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10℃至-6℃的环境中冰冻2-3天,冰冻后进行解冻,制得纤维素-丝素水凝胶,用乙醇对纤维素-丝素水凝胶进行数次溶剂置换后,制得纤维素-丝素醇凝胶;对纤维素-丝素醇凝胶进行超临界流体干燥,最终经过研磨制得纤维素-丝素干凝胶粒子;步骤4:向pH值为5-6的盐酸水溶液中先后添加蚕丝纤维,γ-环糊精单醛和纤维素-丝素干凝胶粒子,搅拌均匀后加热至38-42℃反应2-3h,其中蚕丝纤维、γ-环糊精单醛、纤维素-丝素干凝胶粒子和盐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2-3:3-5:1-3:100;然后添加足量的氰基硼氢化钠,反应3-5天,最后将反应液调至中性,将蚕丝纤维取出并洗净;步骤5:将步骤4处理后的蚕丝纤维在整理液中浸渍处理,浸渍后取出并进行干燥,制得防蛀蚕丝纤维;所述整理液包括5-15wt%的防蛀精油、10-30wt%的乙醇和余量的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宜民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宜民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8206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