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自动对接充电系统及自动对接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95818.9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30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平;李其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43/26;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东勤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自动对接充电系统及自动对接充电方法,所述的机器人自动对接充电系统包括机器人和充电桩,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机器人正极接触铜板、绝缘套、机器人负极接触铜板、两个接收红外传感器以及机器人控制端,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充电桩正极接触铜板、充电绝缘套、充电桩负极接触铜板、导向套、(2n+1)个发射红外传感器、挡板、限位开关、充电适配器和充电桩控制端。本发明通过检测机器人上不同位置的接收红外传感器接收的红外信号的强弱,实现机器人与充电桩的自动对接,相比现有的充电桩采用手动航插充电,减少了人为操作,实现了充电桩对机器人的自动充电。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自动 对接 充电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机器人自动对接充电系统,用于为机器人自动对接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和充电桩,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壳体(14)、机器人正极接触铜板(1)、绝缘套(2)、机器人负极接触铜板(3)、两个接收红外传感器(4)以及机器人控制端,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13)、充电桩正极接触铜板(5)、充电绝缘套(6)、充电桩负极接触铜板(7)、导向套(8)、(2n+1)个发射红外传感器(9)、挡板(10)、限位开关(11)、充电适配器(12)和充电桩控制端;所述机器人正极接触铜板(1)和所述机器人负极接触铜板(3)均紧密配合安装在绝缘套(2)上,所述绝缘套(2)安装在机器人的后壳体上,两个接收红外传感器(4)均安装在调节螺柱上,所述调节螺柱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机器人的后壳体上,机器人控制端安装于机器人内部;所述充电桩正极接触铜板(5)和所述充电桩负极接触铜板(7)均紧密配合安装在充电绝缘套(6)上,将充电绝缘套(6)套入导向套(8)中,所述导向套(8)通过挡板(10)与充电桩固定连接,所述(2n+1)个发射红外传感器(9)均安装于充电桩的后壳体上,限位开关(11)安装在挡板上,充电适配器(12)和充电桩控制端安装于充电桩内部,其中,n≥1,且n为正整数;充电桩上的(2n+1)个发射红外传感器,用于向机器人的接收红外传感器发射红外信号;机器人上的两个接收红外传感器,用于分别接收发射的所述红外信号,并将接收的红外信号的强度发送给机器人控制端;机器人控制端,用于根据两个接收红外传感器接收的红外信号的强弱,判断机器人车体偏离的位置,并驱动机器人上的电机驱动器驱动对应的电机调整机器人车体的移动位置,直到两个接收红外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的强弱一致,再控制机器人车体正向前移动,直到机器人上的电极与充电桩上的电极良好接触;以及当接收到限位开关的接触信号时,控制机器人车体停止前行;所述限位开关,用于当机器人上的电极与充电桩上的电极良好接触后,感应到接触信号,并将所述接触信号传送给充电桩控制端和机器人控制端;充电桩控制端,用于当机器人上的电极与充电桩上的电极良好接触,开始控制充电桩上的充电适配器向机器人充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9581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