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放射状孔道的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96398.6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6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皎;隋佰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03C6/00 | 分类号: | C03C6/00;C03C11/00;A61K4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放射状孔道的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采用硅源、钙源和磷源为原料,以溴代十六烷基吡啶为模板剂,以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为助板剂,共同构成微乳液体系并形成前驱体溶胶,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放射状孔道的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该方法可以通过调整硅源、钙源和磷源的比例,获得具有不同尺寸的放射状孔道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易行,所制备的放射状孔道的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在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可作为药物、蛋白和基因的纳米载体用于体内治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放射 孔道 生物 玻璃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放射状孔道的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硅源、钙源、磷源、模板剂和助模板剂溶解于去离子水,并加入氢氧化钠,18‑37℃下搅拌,获得凝胶,其中硅源、钙源和磷源的摩尔比以硅、钙、磷元素记为(60‑90):(5‑35):5,所述模板剂为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所述助板剂为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步骤2,将获得的凝胶移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60‑80℃下反应;步骤3,待反应结束后,取出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的凝胶,分别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干燥;步骤4,待干燥后,500‑800℃煅烧,得到具有放射状孔道的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9639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吸收紫外线隔热玻璃
- 下一篇:一种山区用可循环式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