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油茶壳生产乙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98146.7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7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管敏;管天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天球 |
主分类号: | C12P7/08 | 分类号: | C12P7/08;C12P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油茶壳生产乙醇的方法,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其制备过程如下:⑴、备料;⑵、初处理;⑶、磺化;⑷、清洗;⑸、水解;⑹、中和;⑺、干燥;⑻、糖化:①、干粉糖化;②、水解滤渣糖化;⑼、混合;⑽、发酵;⑾、精馏。具有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产品纯度高等特点,适合于用油茶壳制备乙醇,也可用于用其它植物废弃物制备乙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生产 乙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油茶壳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如下:⑴、备料:选择无腐烂、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新鲜的油茶壳,备用;⑵、初处理:将油茶壳放入烘箱中,在65‑70℃的常压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8%,再处理成粒径在0.1‑0.28cm的油茶壳颗粒,备用;⑶、磺化:将油茶壳颗粒投入反应罐中,接着加入同等重量、温度为50‑60℃的温水,然后,在真空度12‑24KPa下密闭处理8‑12h,然后搅匀,使颗粒成为混悬物料;接着向罐中加入占油茶壳颗粒1‑2倍重量、重量浓度为15‑25%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占油茶壳颗粒重量15‑28%的乙醛、占油茶壳颗粒重量3‑5%的氯化铁,搅匀,然后按5‑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05‑130℃,控制罐内压力为0.75‑1.5MPa,保温处理2‑3.5h;然后,待罐内温度自然降至常温后,过滤,收集磺化油茶壳滤渣,备用;⑷、清洗:将磺化油茶壳滤渣用1‑2倍重量的清水洗涤2‑3次,收集水洗磺化油茶壳,备用;⑸、水解:向水洗磺化油茶壳中加入2‑4倍重量、重量浓度为1.5‑5.0%的酸水溶液,搅匀,并按5‑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10‑140℃,在压力为1.25‑1.5MPa下搅拌处理2.5‑4.0h;然后,待温度自然降至70‑80℃时,过滤,分别收集水解液和水解滤渣,备用;⑹、中和:将水解液用重量浓度为3‑7%的碱水溶液调节pH值至6.5‑7.5,再转移至储罐中,维持罐内真空度5‑9KPa,放置10‑18h,过滤,收集上层的中和液,备用;⑺、干燥:将中和液经喷雾干燥,收集所得的干粉,备用;⑻、糖化:①、干粉糖化:向干粉中加入占其重量20‑35%、30‑45℃的温水,再加入占干粉重量5‑15%的面粉、占干粉重量4‑10%的糖化酶,搅匀,保温处理15‑20h,得糖化干粉;②、水解滤渣糖化:将水解滤渣用清水洗涤2‑3次后,经均质机处理成均匀细料;再向细料中加入占其重量6‑12%的糖化酶,混和均匀,在30‑45℃的条件下密封处理10‑18h,得酶处理滤渣;然后向酶处理滤渣中加入1‑2.5倍重量的清水,煮沸提取30‑45min,过滤,收集水提液,备用;⑼、混合:将水提液经喷雾干燥成水提干粉,再将水提干粉与糖化干粉混合,得待发酵粉末,备用;⑽、发酵:将待发酵粉末放入发酵罐中,同时加入占其重量10‑25%的25‑45℃的温水、占待发酵粉末重量3‑7%的酵母菌,搅匀,密封发酵;前期发酵2‑5h、温度控制25‑30℃,中期发酵3‑5h,温度控制32‑40℃,后期发酵1‑2h,温度控制在20‑25℃,待发酵完成后,过滤,收集发酵液,备用;⑾、精馏:将发酵液放入精馏塔中,按精馏塔的标准规程操作,即得乙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天球,未经管天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9814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解型环保塑料
- 下一篇:测量筒体同心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