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硫酸锌溶液中氟离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00433.7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07 |
发明(设计)人: | 邹晓勇;陈上;唐军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42 | 分类号: | C22B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化工和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去除硫酸锌溶液中氟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如下处理步骤:(1)、选取离子交换树脂:大孔结构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上带有季铵基[‑N(CH3)3OH]的阴离子交换树脂;(2)、将离子交换树脂放入离子交换柱内,再将硫酸锌溶液加入离子交换柱内进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氟离子的过程,吸附时间为5‑15小时;(3)、用解吸剂去解吸被氟离子饱和了的离子交换树脂,解吸剂为2‑8%(wt%)的硫酸铝溶液,解吸时间3‑5小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除氟效率高,除氟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硫酸锌 溶液 离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去除硫酸锌溶液中氟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如下处理步骤:(1)、选取离子交换树脂:大孔结构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上带有季铵基[‑N(CH3)3OH]的阴离子交换树脂;(2)、将离子交换树脂放入离子交换柱内,再将硫酸锌溶液加入离子交换柱内进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氟离子的过程,吸附时间为5‑15小时;(3)、用解吸剂去解吸被氟离子饱和了的离子交换树脂,解吸剂为2‑8%(wt%)的硫酸铝溶液,解吸时间3‑5小时;(4)、解吸后的离子交换树脂以及离子交换柱继续吸附硫酸锌溶液中的氟离子,即进入下一工作周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未经吉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0043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含高铝高硅高铁类矿的综合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