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双模终端的通信车载站天线对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1419.9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99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国;朱宏光;孟松;赵兆;李庆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3/08;H01Q1/32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北斗双模终端的通信车载站天线对准系统。它涉及北斗报文技术、北斗定位定向技术和散射链路计算技术,由北斗2代接收天线、北斗1代天线、北斗定位定向仪和工控机等设备组成。它通过北斗定位定向获得通信车载站经纬度和车体方位,再根据两端通信车载站的经纬度计算出通信方位角,输出天线控制信号到天线控制单元驱动前后天线指向通信位置,实现了通信系统的快速开通。本发明具有对准角度不受地磁和磁偏角影响、操作简便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双模 终端 通信 车载 天线 对准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北斗双模终端的通信车载站天线对准系统,包括第一北斗2代接收天线(A1)、第二北斗2代接收天线(B2)、北斗1代天线(3)、北斗定位定向仪(4)、天线控制单元(6)、前天线(7)和后天线(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控机(5);所述的第一北斗2代接收天线(A1)和第二北斗2代接收天线(B2)用于分别接收北斗2代卫星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北斗2代卫星信号发送至北斗定位定向仪(4)中;北斗1代天线(3)用于接收北斗1代卫星出站信号,并将北斗1代卫星出站信号转换为接收报文信息发送至北斗定位定向仪(4)中;还用于将发送报文信息转换为北斗1代卫星入站信号并发送至对端站;所述的接收报文信息包括对端站经纬度,发送报文信息包括本端站经纬度;北斗定位定向仪(4)用于将北斗2代卫星信号转换为定位定向信息,并将定位定向信息和接收报文信息发送至工控机(5);还用于将发送报文信息发送至北斗1代天线(3)中;所述的定位定向信息包括本端站经纬度和本端站车体方位;工控机(5)用于将本端站经纬度作为发送报文信息发送至北斗定位定向仪(4);还用于根据本端站经纬度和对端站经纬度计算出本端站的通信方位、对端站的通信方位以及本端站和对端站之间的通信距离,并根据本端站的通信方位和本端站车体方位计算出车体方向误差,根据车体方向误差指出需要车头调整的角度;当车体方向误差小于预设值时,工控机(5)首先发出天线展开指令到天线控制单元(6),再将输入的前天线和后天线的天线初始俯仰角和本端站通信方位发送至天线控制单元(6);天线控制单元(6)用于根据天线展开指令输出指定位置的前天线的方位和俯仰及后天线的方位和俯仰分别到前天线(7)和后天线(8),还用于根据前天线和后天线的天线初始俯仰角和本端站的通信方位输出通信位置的前天线的方位和俯仰及后天线的方位和俯仰分别到前天线(7)和后天线(8),并分别将前天线的方位和俯仰及后天线的方位和俯仰发送至工控机(5);前天线(7)和后天线(8)用于根据天线控制单元(6)输出的指定位置的前天线的方位和俯仰及后天线的方位和俯仰和通信位置的前天线的方位和俯仰及后天线的方位和俯仰进行天线展转,并分别将各自的方位和俯仰发送至天线控制单元(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0141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