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草铵膦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4922.X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3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坤;董文凯;柴洪伟;韩金涛;丛云波;左伯军;孙启霞;王滢秀;解银萍;张强;王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F9/30 | 分类号: | C07F9/3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03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草铵膦的制备方法,(1)L‑蛋氨酸与α‑卤代羧酸或其衍生物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L‑高丝氨酸内酯卤化氢盐,(2)L‑高丝氨酸内酯卤化氢盐与氨基保护试剂进行反应后得到化合物Ⅳ,(3)化合物Ⅳ与二卤亚砜、光气、三光气(BTC)或三甲基卤硅烷进行开环反应得到化合物Ⅴ,所述化合物Ⅴ经后续反应处理获得精草铵膦;其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该制备方法大大提高了精草铵膦的产率,各反应的中间产物易于检测,条件温和,适于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草铵膦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精草铵膦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其特征是,(1)L‑蛋氨酸与α‑卤代羧酸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L‑高丝氨酸内酯卤化氢盐,(2)L‑高丝氨酸内酯卤化氢盐与氨基保护试剂进行反应后得到化合物IV,(3)化合物IV与二卤亚砜、光气、三光气或三甲基卤硅烷进行开环反应得到化合物V,所述化合物V经后续反应处理获得精草铵膦;其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化合物IV的化学式为
其中,R2为‑CO‑CH3、‑CO‑C2H5、‑CO‑n‑C3H7、‑CO‑OCH3、‑CO‑OCH2CH3、‑CO‑OC(CH3)3、‑CO‑CF3、‑CO‑OCH2‑C6H5、‑CO‑OC6H5、‑CO‑O‑p‑C6H4CH3、‑SO2‑CH3、‑SO2‑C2H5、‑SO2‑C6H5、‑SO2‑p‑C6H4CH3、‑CH2‑C6H5、‑CH2‑p‑C6H4OCH3、‑CH2CH2‑OCH3、‑CH(OCH3)‑CH3;化合物V的化学式为
其中,R2为‑CO‑CH3、‑CO‑C2H5、‑CO‑n‑C3H7、‑CO‑OCH3、‑CO‑OCH2CH3、‑CO‑OC(CH3)3、‑CO‑CF3、‑CO‑OCH2‑C6H5、‑CO‑OC6H5、‑CO‑O‑p‑C6H4CH3、‑SO2‑CH3、‑SO2‑C2H5、‑SO2‑C6H5、‑SO2‑p‑C6H4CH3、‑CH2‑C6H5、‑CH2‑p‑C6H4OCH3、‑CH2CH2‑OCH3、‑CH(OCH3)‑CH3,R3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X3为Cl、Br或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0492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仪极板固定带
- 下一篇:高位拉伸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