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撞结构柱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2781.4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0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步向义;张晓林;程鹏;盛莲英;朱纪泽;张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步向义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撞结构柱,包括柱体(1)和从柱体(1)的外表面依次向外布置的第一套管(4)、第二套管(5)和橡胶消能层(7),柱体(1)的外表面和第一套管(4)之间设有纤维混凝土(3),第一套管(4)和第二套管(5)之间设有缓冲夹层(6),T型梁(2)预埋在柱体(1)内并从柱体(1)的外表面伸出。本发明采用在柱体外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纤维混凝土、缓冲夹层和橡胶消能层,实现了柱体的优良防撞效果,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物、桥梁、交通工程等技术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柱体 套管 纤维混凝土 防撞结构 缓冲夹层 消能 橡胶 交通工程 依次设置 防撞 预埋 建筑物 伸出 桥梁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防撞结构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1)和从柱体(1)的外表面依次向外布置的第一套管(4)、第二套管(5)和橡胶消能层(7),柱体(1)的外表面和第一套管(4)之间设有纤维混凝土(3),第一套管(4)和第二套管(5)之间设有缓冲夹层(6),T型梁(2)预埋在柱体(1)内并从柱体(1)的外表面伸出,伸出的部分包裹在纤维混凝土(3)中;所述纤维混凝土由水泥、矿物纤维、植物纤维、碳纤维、粒径为1.5‑2mm的陶粒、粒径为1.0‑1.2mm的橡胶颗粒、粉煤灰、石灰、减水剂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0.2‑0.22∶0.1‑0.12∶0.05‑0.07∶0.24‑0.26∶0.13‑0.15∶0.1‑0.15∶0.12‑0.14∶0.06‑0.08∶0.2‑0.26混合均匀制成;所述减水剂的原料由马来酸酐、苯乙酸、聚醚三元醇、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酰亚胺、甲基丙烯磺酸钠组成,各组分的质量比为1∶0.1‑0.13∶0.13‑0.15∶0.08‑0.09∶0.2‑0.23∶0.06‑0.08;所述缓冲夹层(6)包括橡胶块、聚氨酯块和PVC泡沫块,其体积比为1∶0.3‑0.5∶3‑5,在橡胶块、聚氨酯块和PVC泡沫块形成的空隙内浇筑有结合材料;所述结合材料由水泥、石膏、煤矸石、膨润土、高岭土、早强剂、起泡剂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0.1‑0.15∶0.3‑0.4∶0.1‑0.12∶0.1‑0.12∶0.06‑0.09∶0.1‑0.15∶0.3‑0.4混合均匀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步向义,未经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步向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2278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分子建筑模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细胞扩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