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榆黄菇观赏性食用菌盆景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38048.1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应林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B44C5/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1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榆黄菇观赏性食用菌盆景的种植方法,该方法是取榆黄菇在混合液中进行培养得到母种,将母种在接种箱或接种室中进行接种,再在培养料中培养得到栽培种,将栽培种在预先制备好的榆黄菇菌袋进行接种,每包菌两头接种等;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难题,提供一种环境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榆黄菇出菌率高、生长快、产量大、外形美的榆黄菇观赏性食用菌盆景的种植方法。观赏性食用菌盆景及观赏景观是食用菌种植技术的一种升华。本发明利用榆黄菇特殊的色彩及形状创造出一种十分美观的菌类盆景。本方法一次点种就能产生观赏性出菇十多次之多,并且菇质硬实、朵型大。 | ||
搜索关键词: | 榆黄菇 观赏性 食用菌 盆景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榆黄菇观赏性食用菌盆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取榆黄菇在混合液中进行培养得到母种,将母种在接种箱或接种室中进行接种,再在培养料中培养得到栽培种,将栽培种在预先制备好的榆黄菇菌袋进行接种,每包菌两头接种;待菌包菌丝体长满后,经10~15天的再成熟,在此期间,控制室内湿度,不要打开出菇两头封口,以阻止菌包出菇,再成熟至菌包从一米高空自然落地不会断开为最佳期,此时打开菌包外层塑料,把菌包直立栽入底部带排水眼的栽培容器里,将草碳土或者木碳土或者阔叶林落叶腐植土填入菌包与菌包之间的空隙,之后在填好土的第一层菌包上直立栽入第二层菌包,再在菌包与菌包之间的空隙中填土;如此重复,直至种植完需要的层数;最后从顶部浇质量浓度1~2%的石灰水,至整个栽培容器浇投透没有干土存在为止;之后根据气温情况在菌包上打出菇眼,当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时,20天左右在菌包边上打出2.5~3.5cm的菇眼,菇眼的眼距为20~0cm;当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必须在20天以内打出菇眼;气温越高,打菇眼的时间越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应林,未经杨应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3804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蘑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香菇的种植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