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前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41681.6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6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悠佑;河村和夫;种田浩大;宫崎章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白银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部构造,对该车辆的前部构造来说,能够简化翼子板支架的形状,从而能够减少工时并降低制作成本,并且,能够延长前发动机罩的变形行程,从而能够充分吸收与被冲撞体接触时的冲击。该车辆的前部构造具有将前围侧板的上端部和翼子板(9)的上端部连结起来的翼子板支架(30),翼子板支架(30)的纵截面为曲柄状,由纵壁(34)的上端部和上侧安装片(36)形成的上侧角部(37)的截面形成为圆弧状,在前发动机罩(1)的靠车宽方向外侧(W2)的侧部(1S)的下表面部设有抵接面(50),该抵接面(50)能够在前发动机罩(1)变形时抵接于翼子板支架(30)的上侧角部(37)。 | ||
搜索关键词: | 翼子板支架 前部构造 发动机罩 上端部 侧角部 抵接面 变形行程 车宽方向 前围侧板 下表面部 安装片 冲撞体 曲柄状 翼子板 圆弧状 纵截面 抵接 纵壁 连结 变形 吸收 制作 | ||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的前部构造,具有前围侧板和位于所述前围侧板的靠车宽方向外侧的翼子板,所述前围侧板具有向前下方倾斜的上端部,所述前围侧板的上端部与所述翼子板的上端部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被设定为越靠向车辆前方侧越大,并且,该车辆的前部构造具有将所述前围侧板的上端部和所述翼子板的上端部连结起来的翼子板支架,所述车辆的前部构造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支架的纵截面为曲柄状,所述翼子板支架包括:纵壁;下侧安装片,其自所述纵壁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前围侧板的上端部;以及上侧安装片,其自所述纵壁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翼子板的上端部,由所述纵壁的上端部和所述上侧安装片形成的上侧角部的截面形成为圆弧状,在前发动机罩的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的下表面部设有抵接面,该抵接面能够在所述前发动机罩变形时抵接于所述翼子板支架的上侧角部,所述抵接面是越向车宽方向内侧去越靠向下方的倾斜面,所述抵接面的靠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和所述翼子板支架的上侧角部的靠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在俯视时重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4168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刷及其吸尘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抑制光纤陀螺环圈温度误差的绕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