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门热锻模强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48512.5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4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东;翁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8/38 | 分类号: | C23C8/38;C23C12/02;C21D1/18;C21D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涉及一种气门热锻模强化处理方法,在常规热处理的基础上再进行三步强化处理;第一步,高温低真空离子氮化处理,温度540℃‑560℃,真空度10Pa‑20Pa,渗层厚度0.7mm‑0.9mm;第二步,高温低真空Ti‑N共渗处理,温度540℃‑560℃,真空度10Pa‑20Pa,渗层厚度0.4mm‑0.6mm;第三步,高温高真空W‑Mo‑Co‑N共渗处理,温度540℃‑560℃,真空度10‑3Pa‑10‑4Pa,渗层厚度0.2mm‑0.3mm。模具表层为高硬度微晶结构渗层,耐磨性好;复合渗层硬度呈梯度分布,耐疲劳性能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门 锻模 强化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气门热锻模强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常规热处理的基础上再进行三步强化处理;第一步,高温低真空离子氮化处理,第二步,高温低真空Ti‑N共渗处理,第三步,高温高真空W‑Mo‑Co‑N共渗处理;第一步中,温度540℃‑560℃,真空度10Pa‑20Pa,渗层厚度0.7mm‑0.9mm;第二步中,温度540℃‑560℃,真空度10Pa‑20Pa,渗层厚度0.4mm‑0.6mm;第三步中,温度540℃‑560℃,真空度10‑3Pa‑10‑4Pa,渗层厚度0.2mm‑0.3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4851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