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牛蛙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49773.9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34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21 |
发明(设计)人: | 辛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松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20;A23K10/22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吴琼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滁州市上海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食用牛蛙的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建造产卵池,设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它降低了人力成本,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且在养殖的过程中可筛选品种,有利于确保一批出来的牛蛙品质相似,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参差不齐的弊端,同时也提高了牛蛙的品质,经济价值高。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 牛蛙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食用牛蛙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1)、根据实际情况建造产卵池,设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2)、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3)、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4)、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5)、将牛蛙送至高度一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6)、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喂食;(7)、牛蛙转入成蛙池后,牛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8)、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9)、成蛙饲养一个月后,筛选出大小牛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松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松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4977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