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60701.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8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显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寨县东盛家庭农场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364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它是将白芨种植在瓜篓藤下,包括选地、整地;瓜篓架的搭建;瓜篓的种植;白芨的种植;种植后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瓜篓生长的管理、白芨生长的管理、瓜篓的收获、白芨收获等步骤。可以保证瓜篓藤架下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早用,同时瓜篓藤能为白芨提供遮阳效果,保证其生长环境通风、阴凉;同时也可以保证白芨在未能采收以前,白芨的种植土地,每年都会有经济产出,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另外,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白芨根腐病、茎腐病的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芨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选择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无污染的,土层深厚,最好是沙土与黄土这类土质疏松肥沃,土壤的透气性好,有水源且排水好的土地作为圃地;将选择好的圃地耕深20‑30cm,在翻耕前亩施腐熟的有机肥1000‑1500kg,高含量硫酸钾复合肥10‑15kg,深耕后,将田地整理成垄宽2.5‑3.0m,垄高20‑30cm的苗床,垄面耕平待移栽;(2)瓜篓架的搭建整理好的苗床后,在瓜篓移栽或出苗前于地面按2.5‑3.0m*2.5‑3.0m的标准立上水泥立柱,立柱上端选用不锈钢丝拉成2.5‑3.0m*2.5‑3.0m的方格,然后上面放上尼龙网;(3)瓜篓的种植及管理第一年3月上旬,选用质量好的块根,按2.5‑3.0m*0.9‑1.0m的规格,在各整好的垄地上挖出苗坑,并在坑内放腐熟土杂肥约0.5‑1kg,将处理过的块根平放,块根表面覆细沙土2‑3cm,浇足水分,再覆上细沙土2‑3cm,然后覆盖稻草;待瓜篓苗长出土面,移除稻草;当瓜蒌主茎长到0.3‑0.5米时,插好攀援物,用软质带绳将苗固定在攀援物上,促其向上生长,使之尽早达架面;同时,每亩用1‑2%碳铵溶液200kg,距苗5‑10cm处浇施,每隔7‑10天一次,结合防线虫病提苗3‑4次;同时注意防治枯萎病以及花叶病毒病;(4)白芨的种植第一年4月中旬,选择大棚内培育一年的组培苗作为种苗,种苗选择好后,按株距12~18cm行距26~30cm挖苗坑,坑深8~12cm,将带嫩芽的假鳞茎放于穴底,栽后施熟土杂肥约0.2‑0.5kg,再覆土与畦面平即可;(5)田间后期管理育苗完成之后,要注意中耕除草、施肥、并适时浇水;应遵循有病治病、有虫杀虫,无病则防的原则,瓜篓应注意防治线虫病、枯萎病以及花叶病毒病,并注意给瓜篓授粉;白芨苗应注意防治根腐病、叶病斑、地老虎、金针虫、尺蠖、红蜘蛛、椿象;(6)瓜篓收割9‑11月瓜蒌果实由青变为橘黄色便可收获,分批采收,取出籽和瓤发酵24‑48小时待洗,洗净后清除晒干;(7)第二年瓜篓及白芨生长管理在冬季上冻前,剪去瓜篓上部过长的茎蔓,仅留离地面0.5‑1m长的茎蔓盘绕在地面上,每株覆一土堆,高约30厘米,防寒越冬,翌春4月上旬,扒开土堆,以利出苗生长;在剪除茎蔓的同时,除去钢丝网上所有叶蔓;冬季上冻前白芨苗坑上方铺上一层稻草保温,并铺上一层薄膜进行防水处理;翌春4月上旬,移除稻草及薄膜,以利白芨出苗生长;以后每年适时浇水、中耕、施肥、防治病虫害、过冬保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寨县东盛家庭农场,未经金寨县东盛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6070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干桑高产桑叶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蓝莓沟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