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智能隔热窗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1345.8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83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舟浩;王兰芳;赵强国;丁锋;王新;张婷婷;贲晓燕;殷开;温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B32B27/20;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王淑勤 |
地址: | 21314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智能隔热窗膜,它是由抗划伤层(1)、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1)、智能隔热胶层(3)、带有金属镀层的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2)、紫外阻隔压敏胶层(4)和离型膜(5)构成;抗划伤层(1)结合在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1)的一个表面上,智能隔热胶层(3)结合在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1)的另一个表面上,带有金属镀层的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2)的金属镀层表面在智能隔热胶层(3)的外表面,紫外阻隔压敏胶层(4)结合在带有金属镀层的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2)的另一个表面上,离型膜(5)在紫外阻隔压敏胶层(4)的外表面。本发明有较低辐射率和较高可见光透过率。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智能 隔热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智能隔热窗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抗划伤层(1)、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1)、智能隔热胶层(3)、带有金属镀层的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2)、紫外阻隔压敏胶层(4)和离型膜(5)构成,且各层复合为一体;所述抗划伤层(1)紫外光固化结合在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1)的一个表面上,智能隔热胶层(3)热固化结合在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1)的另一个表面上,带有金属镀层的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2)的金属镀层表面复合在智能隔热胶层(3)的外表面,紫外阻隔压敏胶层(4)热固化结合在带有金属镀层的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2)的另一个表面上,离型膜(5)复合在紫外阻隔压敏胶层(4)的外表面;所述智能隔热胶层(3)是用纳米智能隔热材料、胶粘剂、固化剂、乙酸乙酯和甲苯组成的混合物料涂覆在聚酯膜或聚碳酸酯膜基材(2‑1)的另一个表面上,在温度80~150℃,放置10~180秒后固化得到的,胶粘剂为丙烯酸胶粘剂,固化剂为金属盐或三聚氰胺或异氰酸酯;形成所述智能隔热胶层(3)的混合物料是由纳米智能隔热材料1~50wt%,溶剂乙酸乙酯20~35wt%,溶剂甲苯10~25wt%,胶粘剂50~65wt%,固化剂0.5~2.0wt%组成,上述各组分之和为100wt%;配制时,在上述范围内选择各组分用量,在环境温度为18~28℃下,先将纳米智能隔热材料与溶剂甲苯混合并搅拌12~18分钟后,再与溶剂乙酸乙酯混合并搅拌12~18分钟后,加入丙烯酸胶粘剂,搅拌18~22分钟后,加入固化剂再搅拌12~18分钟后,用旋转粘度计或者是用蔡恩杯测量粘度为80~300厘泊,即可保存备用,其中,所述纳米智能隔热材料是二氧化钒、掺杂二氧化钒中的一种,或者是质量比为1~30:1~50的二氧化钒和掺杂二氧化钒的组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6134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防污防尘保护膜
- 下一篇:柔性电加热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