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5319.0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9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夏章艮;王锋;林素慧;彭康伟;洪灵愿;徐宸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2 | 分类号: | H01L33/22;H01L33/14;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工艺步骤:提供一衬底,外延生长发光外延层,由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以及P型半导体层堆叠而成,定义发光外延层上表面分为P型区域与N型区域;在发光外延层上形成金属膜层;采用快速热退火处理,使得金属膜层发生球聚,形成金属颗粒;在发光外延层及金属颗粒上形成掩膜层,并对掩膜层进行图案化,使得N型区域裸露出来;采用金属颗粒及掩膜层作为掩膜结构,进行蚀刻工艺,使得N型区域蚀刻至N型半导体层裸露出来,并将N型半导体层的上表面粗化;去除掩膜层,并保留P型半导体层上的金属颗粒,进行芯片制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工艺步骤:(1)提供一衬底,外延生长发光外延层,由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以及P型半导体层堆叠而成,定义发光外延层上表面分为P型区域与N型区域;(2)在发光外延层上形成金属膜层;(3)采用快速热退火处理,使得金属膜层发生球聚,形成金属颗粒;(4)在发光外延层及金属颗粒上形成掩膜层,并对掩膜层进行图案化,使得N型区域裸露出来;(5)采用金属颗粒及掩膜层作为掩膜结构,进行蚀刻工艺,藉由金属颗粒与半导体层的不同蚀刻速率比,使得N型区域蚀刻至N型半导体层裸露出来,同时将N型半导体层的上表面粗化;(6)去除掩膜层,并保留P型半导体层上的金属颗粒,进行芯片制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7531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