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0246.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3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青;王莹莹;杨成松;任娜;佟德宇;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采用二分法实时分割设定的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和动态水印检测的思想。在嵌入水印信息时先判断原数据中是否含有/含有几个水印信息。利用二分法对设定的带嵌入数字水印信息的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进行实时分割,将待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插入到设定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并将其嵌入到载体数据中。多次循环,实现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信息动态嵌入。本发明在对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实时分割的基础上实现了多重数字水印信息的动态嵌入,充分利用了单水印算法的优点,提高了多重水印算法的鲁棒性,同时解决了不了解原数据中数字水印信息的条件下,多用户分次嵌入不同数字水印信息的问题,实现了矢量地理数据追踪和多重版权保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矢量 地理 数据 多重 数字 水印 动态 嵌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矢量地理数据之多重数字水印动态嵌入方法,其步骤是:步骤一、生成数字水印信息步骤1.1:生成一个水印种子;步骤1.2:基于水印种子,运用m序列生成器生成一个伪随机二值m序列;步骤1.3:将步骤1.2中生成的伪随机二值m序列转换为数字水印信息W:W={w[i],0≤i<N} (w[i]∈{‑1,1}) (1)其中,w[i]是数字水印信息位,i为数字水印信息位索引,N为数字水印信息长度;步骤1.4:建立水印种子和具体版权信息间映射表;步骤二、动态嵌入多重数字水印信息步骤2.1:读取矢量地理数据;步骤2.2:设置带嵌入矢量地理数据中的数字水印信息位总长度L;步骤2.3:检测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的矢量地理数据中是否含有数字水印信息,及数字水印信息的个数;步骤2.4: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数字水印信息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总长度中的位置;若检测结果显示矢量地理数据中不含有水印信息,则将步骤1.3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1,第一次在长度为L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W1;若检测结果表示矢量地理数据中含有1个数字水印信息W1,则将步骤1.3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2,并将原数字水印信息位按二分法分段,在L/2+1~L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数字水印信息W2;W1水印信息位为1~L/2之间;若检测结果表示矢量地理数据中已经含有2个数字水印信息W1和W2,则步骤1.3生成的数字水印信息W记为数字水印信息W3,并按二分法将L/2+1~L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长度均分,W1水印信息位为1~L/2之间,长度仍为L/2,在3L/4+1~L间的数字水印信息位中存入数字水印信息W3,W2在L/2+1~3L/4之间;依此循环执行步骤1.1~2.4,逐次嵌入数字水印信息;步骤2.5:量化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将矢量地理数据横坐标值x按照(2)式中规则分为两个部分,如果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为‑1,按照(3)式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如果待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为1,按照(4)式嵌入数字水印信息位:![]()
![]()
其中,sec1和sec2表示互不重叠的两个逻辑区间,r/2为量化区间长度,r是大于2的偶数;步骤2.6:保存嵌入数字水印信息后的矢量地理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8024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
- 下一篇:可连接室内并多样联动的空调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