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复杂大变形的摩擦因子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2213.3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0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成亮;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G01N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面向复杂大变形的摩擦因子测定方法,考虑到实际金属零件复杂大变形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正挤压与反挤压的复合变形行为模式,优选挤压试件以提高其对摩擦与润滑条件的敏感性,优选后目标挤压件的基本设计要求为:挤压件杯部内外径之比为0.77~0.84,挤压件杆部直径与坯料初始直径之比为0.67~0.80,杯部与杆部过度倾角为45°~50°。对经过润滑处理的高径比为1:1圆柱坯料进行正反复合挤压获得目标挤压试件,然后测量挤压试件的正挤杆部长度、反挤杯部高度与深度的尺寸,并使用基于数值模拟技术构建的两套适用范围不同的标定曲线,依据挤压试件杯部与杆部的比值以及挤压行程,确定当前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因子。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复杂 变形 摩擦 因子 测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面向复杂大变形的摩擦因子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润滑后的坯料通过正反复合挤压成形得到目标挤压试件,然后通过检测试件的特征尺寸,获得其相对挤压行程,从标定曲线中查询获得对应的摩擦因子;所述的目标挤压试件包括:杯部、杆部和过渡区,其中:杯部的内外径之比为0.77~0.84,杆部的直径与坯料初始直径之比为0.67~0.80,杯部与杆部的过渡倾角为45°~50°;所述的特征尺寸是指:目标挤压试件的杯部高度h1与杆部长度h3的比值,通过游标卡尺测出挤压试件的杯部高度h1和杆部长度h3,每个尺寸均使用多次测量并取平均的办法确定具体数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8221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