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铜连铸连轧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2411.X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1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安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废弃金属再铸造技术,涉及一种废铜连铸连轧的生产工艺。本发明为了克服铜液在精炼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气泡,精炼纯度不高,浇铸成坯时表面缺陷过多,铜杆表面光亮度和光滑度不够,冶炼排放不环保的缺点,采用富铈和富钇混合稀土对铜液中的氧和硫进行脱除,同时还能还原去除其它许多杂质元素,另外稀土的加入还有明显改善铜铸造组织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铜杆表面的光亮度和光滑度,依次让铜杆经过乳化液、盐酸、乙醇溶液,改善铜杆的各项性能指标,铜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本发明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设计,制造了纯度较高质量较好的铜杆,且产生的尾气通过环保除尘装置后达到国际Ⅱ级排放标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铜连铸连轧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废铜连铸连轧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废铜分检,配料下炉:将光亮废铜和紫杂铜分检好后,按质量比1:8‑10投送至金属粉碎机研磨成铜粉,铜粉直径在0.01‑0.15mm,收集铜粉至填料罐;B.反射炉熔化:在反射炉里加入收集到的铜粉,采用天然气为燃料,设定空燃比为15‑20:1,加热到1120℃‑1180℃时,搅拌铜液0.1‑0.3h,搅拌速度为800‑1000r/h,再通过反射炉加料门加入铈元素浓度为100‑200ppm的富铈混合稀土,持续搅拌0.5‑1h,搅拌速度为1000‑1200r/h,再继续加热到1200‑1280℃后,加入钇元素浓度为150‑250ppm的富钇混合稀土,持续搅拌0.5‑1h,搅拌速度为1000‑1200r/h;C.氧化还原精炼:将干燥的松木投放到铜液中,去除铜液中的氧气,温度调整为1150‑1200℃搅拌,搅拌速度为800‑900r/h,采用氧气测定仪测定铜液中的氧气浓度,使铜液中的氧气浓度达到150‑280ppm;D.除渣:将铜液转入保温炉,保温温度设为1150‑1200℃,采用钢勺去除铜液表面棕灰色的悬浮杂质,从勺出的悬浮物取出50‑100g铜液,进行铜含量检验,如铜含量在60%以上则重新倒入保温炉,60%以下则回收至储铜罐中,循环除渣直到悬浮杂质小于铜液面积的20%停止除渣;E.浇铸:把铜液温度降至870‑930℃,停止搅拌,等待0.1‑3h以减少液面波动,铜液面瞬间波动低于±5mm内时,通过引流槽引流至石墨做成的模具,浇铸成铸坯,浇注过程中观察铜液面瞬间波动程度,超过±10mm时立即停浇;F.铸坯处理:首先让铸坯经过高速旋转的钢刷去除坯表面的氧化铁皮,然后让铸坯经过水爆池去除铸坯表面的缺陷,冷却水入口温度30‑40℃,冷却水出口温度80‑95℃,铸坯放入水爆池时的温度为650‑850℃,铸坯在水爆池内的停留时间为0.5‑1h;G.轧制:处理好的铸坯引入连铸机,连续不断地经过十二道轧锟,将铜坯轧制成直径为8.0‑9.0mm铜杆,连铸机的曳引速度为39‑50m/h;H.冷却:将轧制好的铜杆经过乳化液冷却至80‑95℃,然后经过配制好的0.1‑0.35mol/L的盐酸溶液中,盐酸的溶液的温度为40‑60℃,浸渍速度为200‑400m/h;I.表面初步刮平:利用合金刮刀对铜杆进行初步打磨2‑3次,每次打磨均使铜杆比前次小0.2‑0.3mm,初步刮平后用矫直机对铜杆进行校直;J.表面清洗还原:铜杆经过50‑60%的乙醇溶液进行表面清洗还原,溶液温度保持在30‑40℃,铜杆在乙醇溶液中保持浸渍10‑20秒,清洗速度100‑200m/h;K.收线打包入库:清洗后的铜杆自然风干,风干后对铜杆的质量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用防锈油均匀的涂在铜杆上,然后经过梅花落线收线架收线成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安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安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8241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盐法生产铝钒合金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洁净黄金提取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