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草的移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86966.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2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闫立本;张汉平;赵贵亮;张会元;贺永国;张成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巨龙供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周春雷 |
地址: | 73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草的移栽技术,包括育苗、苗木移栽、田间管理三个环节,其中在苗木移栽环节采用了膜下滴灌、宽窄行种植、大苗移栽等三项技术,并且移栽方式包括平栽和斜栽两种方式,苗木将在移栽后一年开花结果,种子亩产量达7—8kg,鲜甘草产量可达1.0—1.5吨,采用斜栽方式的产量略高于平栽方式,该移栽方法已被应用于大规模种植,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草 移栽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甘草的移栽方法,包括育苗、苗木移栽、田间管理三个环节,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环节一:育苗(1)选地施肥: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作为育苗圃,将磷酸二铵、颗粒状过磷酸钙、尿素按照2.0: 1.0: 0.5的比例混合均匀,以每亩50kg的标准均匀撒播,深翻土地,整地后浇足水待播;为防止草害,可在灌水时冲释除草剂;(2)播种:选择乌拉尔甘草品种,以四月中旬至五月初为最佳播种时间,采用条播方式进行播种,条播行距为10cm,播种深度为2—3cm,播种量为9—10kg/亩,每亩保苗10万株,播种完成后覆土,覆土厚度为1—2cm,最后用耱轻轻刮平;(3)苗田管理:甘草幼苗出土后,要不定期查看土壤墒情和土壤营养成分,确保苗期水、肥料的供应,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具体如下:在甘草幼苗刚出土时,视土壤墒情浇适量水;当幼苗长高大约至5cm时,视墒情再次浇水,同时要追氮肥,每亩地的追肥量为10kg;随着幼苗的不断生长,浇水次数要逐渐减少,对于一年生种苗,一般浇水4—5次,追氮肥2次,每次10kg/亩;环节二:苗木移栽(1)移栽苗的选择及移栽时间:可选择1—3年生直播甘草苗木进行移栽,生苗木主根要求达到30—40cm以上,芦头直径0.7—1.0cm,单株鲜重应超过15g;苗木移栽应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进行,要随起随栽,移栽前要对苗木进行适当处理:即去除甘草芦头周边的横走茎及过膝的根,确保苗木长度为18—20cm;(2)移栽地的选择及预处理: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质地疏松且地下水位在1.5m以下的沙质土壤作为移栽地;将甘草专用肥、颗粒状过磷酸钙、尿素按照2.0: 1.0: 0.5的比例混合,以每亩50kg的标准均匀撒播后,对移栽地进行深度不小于35cm的翻耕,最后用耱刮平;(3)膜下滴灌:采用铺膜机铺设滴管和地膜,所述滴管处于所述地膜下方中部,所述滴管间距为50cm且滴孔朝上,防止滴孔堵塞;防水滴灌,以膜下土壤湿润作为滴灌标准;(4)宽窄行种植:滴灌结束后,根据移栽方式采用打孔器打孔,打孔标准:打孔深度为15—30cm,间距为60、40cm的宽窄行,孔距为10—12cm,每亩定植移栽保持在1.8—2.0万株;(5)大苗移栽:将处理好的健康无腐烂的苗木移栽至打好的孔中,用细沙将孔眼灌满后,再进行一次滴管;环节三:田间管理在苗木移栽结束后,需定期进行田间管理,具体如下:移栽后10天左右,需进行一次滴水;待苗木长高至10—15cm时,进行人工除草;待苗木长高至20cm以上时,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进行追肥,滴灌量以50m3/亩为宜;在苗木生长过程中,要随时查看土壤墒情和土壤营养成分,确保苗期水、肥料的供应,对于病虫害和草害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巨龙供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巨龙供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8696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生产种植中玉米种植方法流程
- 下一篇:一种有机豌豆的生态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