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共聚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3514.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0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罗海林;孙福;黄志超;齐庆莹;万军民;周颖;凌荣根;徐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688 | 分类号: | C08G63/688;C08K13/06;C08K9/00;C08K3/24;C08K3/32;C08K3/34;C08K9/06;C08K7/08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郑满玉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抗静电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氟化物改性的锰酸锂、磷酸铁锂纳米粉末、锗酸钠、钠基膨润土与乙二醇、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醇混合研磨,制得改性乙二醇Ⅰ;将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氧化锡晶须、导电性钛酸钾晶须与聚乙二醇、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乙二醇锑、抗氧剂、乙二醇混合研磨,制得改性乙二醇Ⅱ;将改性乙二醇Ⅰ与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共混打浆进行酯化反应,在常压酯化‑缩聚阶段加入改性乙二醇Ⅱ,进一步缩聚制得抗静电共聚酯,该改性聚酯可明显改善聚酯材料的抗静电性、吸湿性等性能,同时增强聚酯材料的力学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聚酯纤维、塑料、薄膜等产品的制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聚酯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抗静电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合成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按质量份数,将2‑4份氟化物改性的锰酸锂纳米粉末,2‑4份氟化物改性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0.1‑0.3份锗酸钠,0.5‑0.8份钠基膨润土,50‑60份乙二醇,15‑20份对羟基苯甲酸,15‑20份丁二醇进行混合,120℃条件下,在搅拌球磨机中密闭研磨反应1‑3小时,得到一种改性乙二醇溶液Ⅰ,100℃以上保温待用;B)按质量份数,将1‑2份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氧化锌晶须,1‑2份硅烷偶联剂改性的导电性钛酸钾晶须,4‑6份分子量为15000的聚乙二醇,1‑3份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0.3‑0.8份乙二醇锑,0.6份168抗氧剂,10‑20份乙二醇进行混合,120℃条件下,在搅拌球磨机中密闭研磨反应1‑3小时,得到一种改性乙二醇溶液Ⅱ,100℃以上保温待用;C)按质量份数,将步骤A)制备的2‑4份改性乙二醇溶液Ⅰ与6‑8份乙二醇混合,再与14‑16份对苯二甲酸组分进行配比,并共混打浆,然后加入到聚合釜中,在250℃温度,0.15MPa压力下进行2小时酯化反应,在常压酯化‑缩聚阶段,连续加入1‑2份由步骤B制备)的改性乙二醇溶液Ⅱ,并升温至270℃反应50分钟,然后抽真空,在283℃温度,100Pa绝对压力下进行缩聚反应,制得一种抗静电共聚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9351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