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线输入端极性自动识别转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6463.2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6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崔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剑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H02J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地址: | 335400 江西省鹰潭***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线输入端极性自动识别转换的电路架构,由半桥式整流限幅电路和自主识别极性自动切换桥式电路组成,基于一对输入端相对连接的稳压管以及与稳压管并联的电容,将高压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然后限幅,使得整流后的电压降低至安全电压;基于桥接的MOS管自动使后极电路切换跟随输入电压极性。该电路可自动识别电网回路中,L/N线极性并做自动调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解决同类产品在组装时必须区分L/N线,避免错误接线或电网中其他电器的电压极性干扰导致同类产品出现功能异常的问题,使得该类产品更具智能化,应用更广泛和灵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极性 自动识别 转换 电路 | ||
【主权项】:
1.一种L/N线输入端极性自动识别转换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半桥式整流限幅电路和自主识别极性自动切换桥式电路;所述半桥式整流限幅电路基于一对输入端相对连接的稳压管ZD1、稳压管ZD2以及与稳压管并联的电容C1,将高压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然后限幅,使得整流后的电压降低至安全电压;所述半桥式整流限幅电路包含电阻R1,R2,R3、二极管D1、稳压管ZD1,ZD2和电容C1,稳压管ZD1,ZD2的输出端相对连接;所述半桥式整流限幅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电阻R1的第一端接火线L端,电阻R1的第二端接电阻R3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向导通输入端;电阻R3与二极管D1并联,电阻R3第二端和二极管的输出端接稳压管ZD1的正向导通输入端;稳压管ZD1和稳压管ZD2呈反接状态,稳压管ZD1的输出端接稳压管ZD2的输出端,稳压管ZD2的输入端接电阻R2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一端接零线N端;电容C1跨接于稳压管ZD1、稳压管ZD2两端,电容C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稳压管ZD1、稳压管ZD2的正向导通输入端;所述自主识别极性并自动切换的桥式电路基于桥接的MOS管自动使后极电路切换跟随输入电压极性;所述自主识别极性自动切换桥式电路由电阻R4,R5,R6,R7,R8、二极管D2、稳压管ZD3、MOS管Q1、Q2、Q3、Q4组成的桥式极性变换电路;所述自主识别极性并自动切换的桥式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电阻R6的第一端接变阻半桥式整流限幅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阻R6的第二端分别接MOS管Q4的漏极,电阻R5的第一端,MOS管Q3的漏极,电阻R8的第一端;MOS管Q4的源极接电池负极BAT‑,稳压管ZD3的输入端以及MOS管Q2的源极;MOS管Q4的栅极接MOS管Q3的栅极、电阻R4的第一端;电阻R5的第二端接MOS管Q2的栅极,MOS管Q1的栅极;MOS管Q3的源极接电阻R8的第二端,二极管D2的输出端和MOS管Q1的源极;电阻R8的第二端接MOS管Q3的源极,二极管D2的输出端和MOS管Q1的源极,二极管D2的正向导通输入端接电池正极BAT+;MOS管Q1的漏极接电阻R4的第二端,电阻R7的第二端,稳压管的输出端,以及变阻半桥式整流限幅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电阻R7的第一端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剑,未经崔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9646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的开机防浪涌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独立电力系统智能重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