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00034.8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17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政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政委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鲜叶采摘、(2)萎凋、(3)揉捻、(4)发酵、(5)干燥,该红茶的加工方法采用两次自然萎凋和一次日光萎凋相结合,增加了萎凋叶中氨基酸含量,提高香气,降低茶汤苦涩味,尤其第二次自然萎凋能够使萎凋叶水分重新均匀排布,降低了揉捻过程中断边脱茎现象。毛火干燥采用了脱水过程,利用动态失水机,将湿度比较高的发酵叶快速失水干燥,能够很好地提高干茶香气。足火干燥采用了间歇式干燥法,更好地去掉不利于香气的低沸点芬香类物质,提高有利于香气的高沸点芬香类物质形成。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鲜叶采摘:栽培的红茶原料为碑坝群体种,等级为一芽一叶,鲜叶采摘标准为单芽头或一芽一叶初展,然后将鲜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鱼叶杂质;(2)萎凋:将采摘分级的鲜叶先后进行二次自然萎凋和一次日光萎凋,第一次自然萎凋时间8~9小时,室内温度20~25℃,萎凋相对湿度在60~70%,之后在日光萎凋下时间2~3小时后,再进行自然萎凋1小时,使鲜叶变柔软有粘性,花香明显;(3)揉捻:将萎凋好的茶叶进行60~90分钟的揉捻,揉捻2次,每次揉捻后进行解块抖散,室内温度30~32℃,相对湿度在50~60%,要求条索紧细,成条率达85%以上;(4)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于发酵机中发酵,发酵温度30~40℃,摊叶厚度10~15cm,发酵时间6~8h;(5)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先在130℃下动态失水2次,然后再静置1h,之后再100℃下烘焙2~3小时,即可制得汉中红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政委,未经王政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0003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