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枣疯病、槐树丛枝病或樱桃致死黄化植原体的LAMP引物组及其试剂盒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08729.0 | 申请日: | 2016-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67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圣洁;林彩丽;王胜坤;田国忠;于少帅;王曦茁;汪来发;朴春根;李永;郭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霍雪梅;余光军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枣疯病、槐树丛枝病和樱桃致死黄化植原体的LAMP引物组及其试剂盒和应用。本发明针对16SrV‑B组植原体tuf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用于检测枣疯病、槐树丛枝病和樱桃致死黄化植原体的LAMP引物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枣疯病、槐树丛枝病和樱桃致死黄化植原体的LAMP检测试剂盒。本发明利用所述LAMP引物组建立一种枣疯病、槐树丛枝病和樱桃致死黄化植原体的LAMP检测方法,对待测样品DNA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根据扩增结果判定待测样品是否感染植原体。本发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枣疯病、槐树丛枝和樱桃致死黄化植原体的检测,较好区分不同组间及组内的植原体,具有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和灵敏性高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疯病 槐树 丛枝病 樱桃 致死 黄化 原体 lamp 引物 及其 试剂盒 应用 | ||
【主权项】:
用于检测枣疯病、槐树丛枝病和樱桃致死黄化植原体的LAMP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AMP引物组选自以下5组引物中的任意一组:引物组Ⅰ:包括一对外引物、一对内引物和一对环引物;所述外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上游外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下游外引物组成;所述内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上游内引物和SEQ ID No.4所示下游内引物组成;所述环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上游环引物和SEQ ID No.6所示下游环引物组成;引物组Ⅱ:包括一对外引物、一对内引物和一对环引物;所述外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上游外引物和SEQ ID No.8所示下游外引物组成;所述内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9所示上游内引物和SEQ ID No.10所示下游内引物组成;所述环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1所示上游环引物和SEQ ID No.12所示下游环引物组成;引物组Ⅲ:包括一对外引物、一对内引物和一对环引物;所述外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3所示上游外引物和SEQ ID No.14所示下游外引物组成;所述内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5所示上游内引物和SEQ ID No.16所示下游内引物组成;所述环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7所示上游环引物和SEQ ID No.18所示下游环引物组成;引物组Ⅳ:包括一对外引物、一对内引物和一对环引物;所述外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9所示上游外引物和SEQ ID No.20所示下游外引物组成;所述内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1所示上游内引物和SEQ ID No.22所示下游内引物组成;所述环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3所示上游环引物和SEQ ID No.24所示下游环引物组成;引物组Ⅴ:包括一对外引物、一对内引物和一对环引物;所述外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5所示上游外引物和SEQ ID No.26所示下游外引物组成;所述内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7所示上游内引物和SEQ ID No.28所示下游内引物组成;所述环引物对由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9所示上游环引物和SEQ ID No.30所示下游环引物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0872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