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排烟口集中排烟性能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6411.7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3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蒋亚强;李乐;张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排烟口集中排烟性能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隧道排烟口集中排烟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设有显示器的PC机,与PC机通过接线盒连接的数据采集器,在排烟口从上到下依次等距排列的温度传感器,在排烟口从上到下依次等距排列的风速传感器,在被测排烟口相对应位置的火源称重台,分别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4个电子称重器,设在火源称重台上部的软质隔热层;所述火源称重台的面积大小可自由调整,所述所有温度传感器和所有风速传感器均分别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所述测试方法主要是将上述装置布置在排烟口测量计算出烟气质量流率和烟气平均温升的数据以及燃料的实时重量,然后依次用以下四个公式计算出排热效率。即: |
||
搜索关键词: | 排烟口 数据采集器 测试装置 排烟性能 隧道排烟 火源 风速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从上到下 等距排列 称重台 测试 烟气 电子称重器 软质隔热层 相对应位置 公式计算 质量流率 装置布置 自由调整 热效率 接线盒 称重 温升 显示器 测量 燃料 | ||
【主权项】:
1.一种隧道排烟口集中排烟性能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排烟口集中排烟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设有显示器的PC机(1),与PC机(1)通过接线盒(3)连接的数据采集器(4),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在排烟口从上到下依次等距排列的温度传感器(5),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在排烟口从上到下依次等距排列的风速传感器(6),在被测排烟口相对应位置的火源称重台(7),设在火源称重台(7)下部、分别与数据采集器(4)连接的4个电子称重器(8),设在火源称重台(7)上部的软质隔热层(9);所述火源称重台(7)的面积大小可自由调整,所述所有温度传感器(5)和所有风速传感器(6)均分别与数据采集器(4)连接;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布置火源装置,并于其中加入燃料;(2)测量燃料的重量;(3)确定排烟口的开启位置,并根据排烟口大小将其分割为i个单元,并在每个排烟口单元内布置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i>0;(4)点火60s后开启风机和相应位置的排烟口进行排烟,实时采集排烟口的烟气温度与流速、以及燃料重量,直至火源熄灭;(5)根据排烟口处的烟气温度和流速,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每个排烟口处的对流排热速率
得到相应排烟口的瞬时排热性能:
式中,cp为空气比热,
为通过第i个排烟口单元的烟气质量流率,且
ρ=1.2kg/m3,Si为第i个排烟口单元的面积,ΔTi为第i个排烟口单元内的烟气平均温升;(6)将各排烟口处的对流排热速率相叠加,得到烟气控制系统的总体对流排热速率
即
M为所开启的排烟口总数,j为所开启的第j个排烟口;(7)将
对时间进行积分,得到通过排烟口排出的对流排热总量,即
(8)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量化分析不同排烟口开启模式下的排烟效果:
式中,ηCHR为对流排热效率,其数值越高,代表烟气控制系统的烟气控制效果越好;Qconv为火源热释放量的对流分量,Qconv=0.7Qfire,Qfire为火源总热释放量,且Qfire=mΔHc,m为燃料质量,ΔHc为燃料的燃烧热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1641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