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16789.7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99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林;蔡梁婷;吴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蒋悦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无烟煤矿和红磷单质为原料的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得的复合负极材料是将无定形态的无烟煤和红磷单质机械球磨复合得到粒径约为7~10微米颗粒状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阶段碳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放电比容量低、倍率性能差、成本高等问题。该磷/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无烟煤矿经粉碎、除杂、高温处理并将其与红磷单质混合,通过机械球磨复合得到高比容量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材料将磷负极高容量和碳材料良好导电性有效结合,显示出了优异的容量性能和倍率性能(0.1A g‑1可逆容量高达382 mAh g‑1),具有一定的商业推广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是由无定形态的无烟煤和红磷机械球磨得到混合均匀的材料,该复合材料的粒径为7~10微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167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