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凤形白茶自动化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24570.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柏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柏茗茶场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凤形白茶自动化制作工艺。它第一步杀青;第二步茶叶风选;第三步回潮;第四步第一次理条;第五步第二次理条;第六步烘干;第七步回潮;回潮两个小时;第八步烘干;第九步冷却,打包;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上述步骤,能够实现整个生产茶叶的自动化,减少人力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白茶 自动化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凤形白茶自动化制作工艺,第一步:杀青;将茶放入摆槽中,以致摆槽内茶的厚度为1‑2cm,摆槽摆动的频率为250‑300次/分,所述的摆槽与水平面的斜度为5°‑10°,摆槽长度为1.2‑1.6米,通过对摆槽底部加热,保证摆槽底部为250°‑300°的加热温度,到茶叶表面的温度为60°;第二步:茶叶风选;通过运输带,将杀青好的茶输送到风选设备内,将杂质和茶分离开;第三步:回潮;将风选好的茶放入回潮中的运输带上,该回潮中的运输带和茶一起进入密闭的箱体2‑2.5个小时,回潮中的运输带上的茶铺开的厚度为1‑2cm,再输出;第四步:第一次理条;将茶放入摆槽中,以致摆槽内茶的厚度为1‑2cm,摆槽摆动的频率为250‑300次/分,所述的摆槽与水平面的斜度为5°‑10°,摆槽长度为1.2‑1.6米;第五步:第二次理条;茶放入摆槽中,以致摆槽内茶的厚度为1‑2cm,摆槽摆动的频率为200‑250次/分,所述的摆槽与水平面的斜度为7°‑10°,摆槽长度为1.2‑1.6米;第六步:烘干;输送带将茶叶送入烘干箱体,箱体上分别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输入口连接能够输送温度不超过70℃风管;第七步:再次回潮;将风选好的茶放入回潮中的运输带上,该回潮中的运输带和茶一起进入密闭的箱体2‑2.5个小时,控制箱体内的温度200°‑250°,回潮中的运输带上的茶铺开的厚度为1‑2cm,再输出;第八步:再次烘干;输送带将茶叶送入烘干箱体,箱体上分别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输入口连接能够输送温度不超过70℃风管;第九步:冷却,打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柏茗茶场,未经安吉柏茗茶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2457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茶叶加工制作工艺及其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