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作动筒活塞杆稳定性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0013.0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9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姚念奎;王佳莹;卢学峰;周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动筒活塞杆稳定性计算方法,在合适的作动筒刚度比范围内,利用二元阶梯杆模型假设,即作动筒外筒、活塞杆这两个单元,依据强度设计原则与材料属性,通过计算作动筒的临界失稳载荷,并使其与所受压缩载荷相比较,更为简便地计算出较为精确的作动筒活塞杆稳定性裕度,不用查阅机械设计手册图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动筒 活塞杆 稳定性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作动筒活塞杆稳定性计算方法,所述作动筒包括筒体(1)和活塞杆(2),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所述活塞杆(2)的截面惯量,
公式(1)中J2为活塞杆(2)的截面惯量,D2为活塞杆(2)的外径,d2为活塞杆(2)的内径;步骤二,计算所述作动筒的失稳最大计算长度与搭接比因子,Lmax=a+b+c (2);
公式(2)中a为筒体(1)的长度,c为活塞杆(2)的长度,b为筒体(1)与活塞杆(2)的重叠长度,Lmax为作动筒的失稳最大计算长度;公式(3)中k为搭接比因子,ξ为筒体(1)的搭接比,ζ为活塞杆(2)的搭接比;步骤三,将上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公式带入下面公式(4)中计算所述作动筒的临界失稳载荷,
公式(4)中Fcr为作动筒的临界失稳载荷,E2为活塞杆(2)的材料弹性模量,π为圆周率,μ为作动筒的有效端部支持系数;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三的计算结果带入下面公式(5)中,计算所述作动筒的稳定性裕度,
公式(5)中η为作动筒的稳定性裕度,Fcom为作动筒承受的外部轴向压缩载荷;所述作动筒的刚度比Ψ的取值范围为3≤Ψ≤24,刚度比Ψ的计算方法如下:![]()
公式(6)中J1为筒体(1)的截面惯量,D1为筒体(1)的外径,d1为筒体(1)的内径;公式(7)中E1为筒体材料弹性模量,E2为活塞杆材料弹性模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001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