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层结构的片间互联接口及其写操作和读操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4031.6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2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南;王东琳;杜学亮;蒋银坪;孟洪宇;卜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3/16 | 分类号: | G06F13/16;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结构的片间互联接口及其写操作和读操作的方法。其中,该接口包括:事务层,被配置为从存储器搬运读或写操作的数据,并解析由数据链路层传递来的数据,并在数据链路层对数据缓冲区进行写操作时,从数据缓冲区读取数据,以及在使能CRC校验且校验正确时,从数据缓冲区读取数据;数据链路层,被配置为在事务层与物理层之间进行并行数据的拆分和组合、控制码的装配和解析,并根据物理通道数,对读或写操作的数据进行分组;物理层,被配置为根据物理通道,对读或写操作数据进行分组,并处理数据链路层与物理链路之间的数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如何实现低延迟、高带宽及扩展性强的传输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层 结构 片间互 联接 及其 操作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分层结构的片间互联接口,用于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存储器和物理链路及数据缓冲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包括:事务层,被配置为从存储器搬运读或写操作的数据,并解析由数据链路层传递来的数据,并在所述数据链路层对所述数据缓冲区进行写操作时,从所述数据缓冲区读取数据,以及在使能CRC校验且校验正确时,从所述数据缓冲区读取数据;所述数据链路层,被配置为在所述事务层与物理层之间进行并行数据的拆分和组合、控制码的装配和解析,并根据物理通道数,对所述读或写操作的数据进行分组;所述物理层,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物理通道,对所述读或写操作数据进行分组,并处理所述数据链路层与所述物理链路之间的数据;其中,所述事务层具体包括:配置模块,被配置为生成配置数据,以使所述处理器通过总线访问远端地址寄存器、本地地址寄存器、传输模式寄存器、使能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高速读写数据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使能寄存器发出使能信号后,在所述存储器与数据包管理模块之间进行数据的所述读或写操作;数据包管理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操作请求包,并根据所述配置模块生成的所述配置数据生成写或读操作包头控制字,从所述高速读写数据模块获取所述写操作数据,并生成CRC冗余校验码,将所述CRC冗余校验码写入所述数据缓冲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403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数据交互的方法和虚拟现实终端、智能家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