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复位多维减震管桩群桩基础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4046.2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1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章敏;周忠超;安毅;程欣;冯国瑞;赵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27/12;E02D27/14;E02D27/16;E02D5/8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多维减震管桩群桩基础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抗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承台、PHC管桩、减震支座和减震地锚,所述减震支座连接在外围基桩与承台之间,包括上封板、下封板、软钢芯橡胶垫、径向复位弹簧、外套筒和内套筒,并伸入承台底部的凹槽中,底部通过套筒套箍于桩顶进行固定。所述中心管桩减震地锚由剪切阻尼器和锚杆组成,剪切阻尼器包括竖向复位弹簧、软钢卡扣和钢卡槽,利用地锚贯入中心管桩桩端土层内,上端通过钢拉索锚固于承台顶面。本发明有效吸收地震往复运动中的振动能量,实现群桩基础多维减震的效果,并形成具有延性耗能能力的桩‑承台连接节点,解决了管桩桩头在强震作用下易出现震害受损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承台 减震 地锚 多维 剪切阻尼器 减震支座 减震管 中心管 桩基础 自复位 桩群 延性 径向复位弹簧 竖向复位弹簧 软钢 承台顶面 管桩桩头 耗能能力 建筑抗震 连接节点 强震作用 群桩基础 有效吸收 振动能量 桩端土层 钢拉索 内套筒 软钢芯 上封板 外套筒 下封板 橡胶垫 上端 钢卡 管桩 贯入 基桩 卡扣 锚杆 锚固 伸入 施工 套箍 套筒 桩顶 外围 受损 地震 | ||
【主权项】:
1.一种自复位多维减震管桩群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PHC管桩、减震支座和减震地锚,所述承台底部设有凹槽,所述PHC管桩设置在承台的下方,PHC管桩由中心管桩和外围管桩组成,外围管桩在中心管桩外侧布置若干圈,且在每圈外围管桩的桩头间隔设置有减震支座,所述减震支座套箍在外围管桩桩头,并伸入承台底部凹槽内;中心管桩的下方设有减震地锚,减震地锚包括剪切阻尼器、锚杆,剪切阻尼器和锚杆锚固在中心管桩底面以下的土中,减震地锚通过中心管桩内部的钢拉索与承台连接;所述减震支座包括下封板、上封板、软钢芯橡胶垫、径向复位弹簧、外套筒和内套筒,外套筒与上封板连接,内套筒内壁中部与下封板连接,在下封板、上封板和内套筒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软钢芯橡胶垫,软钢芯橡胶垫由平行放置的橡胶板和钢板错次堆叠而成,其中部设有软钢芯,橡胶板和钢板外侧设有软钢支撑片,软钢芯和软钢支撑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封板和下封板连接;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的环形腔内设有径向复位弹簧,外套筒和上封板的外表面均匀设有钢筋剪力键,且钢筋剪力键垂直于外套筒壁;内套筒顶端与上封板之间留有3‑4cm间距,内套筒内外两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与上封板连接的软钢限位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404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螺旋变直径压灌混凝土桩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桩断桩的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