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制备对温度灵敏的近红外金属纳米簇荧光探针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38432.9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4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洗;吴佳蓬;张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58 | 分类号: | C09K1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荧光纳米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制备对温度灵敏的近红外金属纳米簇荧光探针的方法。这种探针基于金属纳米结构,有较好的水溶性,稳定性以及荧光强度高等特点,且该荧光探针基于微波法合成,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这种探针可实现对温度高选择性检测。温度的变化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发生明显变化,同时这种探针具备优异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制备 温度 灵敏 红外 金属 纳米 荧光 探针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快速制备对温度灵敏的近红外金属纳米簇荧光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簇由1到几百个金原子组成,尺寸小于5nm;荧光探针在室温下发出很强的近红外荧光,发射波长范围为650~900nm,并且制备方法如下:1)配制金属离子溶液(浓度为0.01~100mmol/L),加入含巯基的生物分子或含巯基化合物为稳定剂,含巯基的生物分子或含巯基化合物为稳定剂与金属离子摩尔比为1:0.1~2,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为4~12;2)将上述溶液在室温下微波1min~4h,微波强度控制在20~400Hz,再加入醇类沉淀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环己醇,苯甲醇,乙二醇,1,3‑丙二醇),醇类沉淀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环己醇,苯甲醇,乙二醇,1,3‑丙二醇)与金属离子摩尔比为50~200:1,沉淀后经离心得到的固体产物即为本发明所述的荧光纳米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843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