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蕨根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38705.X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4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21 |
发明(设计)人: | 毛碧飞;袁丽霞;陈祥松;孙立洁;姚建铭;朱薇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P7/16 | 分类号: | C12P7/1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龚存云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蕨根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采用蕨根加高山被孢霉干菌体为原料共同发酵,丁醇产量提高了21.5%,不需要酶解和糖化过程,可直接发酵生产丁醇,并几乎达到了玉米淀粉的发酵水平;本发明不仅为生物燃料丁醇的生产提供了新的原料,解决现有粮食淀粉发酵生产丁醇成本偏高的问题,也为蕨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为高山被孢霉干菌体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生产 丁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蕨根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种子培养基:将玉米粉过40目筛,加水蒸煮30‑240min,配制成种子培养基,121℃灭菌21min备用;(2)接种瓶:将菌种接种到步骤(1)制备好的种子培养基中,在30‑42℃温度下培养18‑48h;(3)高山被孢霉干菌体的处理:高山被孢霉培养后,将含有高山被孢霉的发酵液,抽滤,干燥至恒重,研磨成粉末,筛子过筛,得到高山被孢霉干菌体粉末;(4)制备蕨根粉发酵培养基:取蕨根粉碎,加适量水蒸煮30‑90min,制成蕨根醪;往蕨根醪中加入高山被孢霉干菌体粉末组成丁醇发酵培养基,培养基的pH值自然,121℃灭菌21min;蕨根醪的浓度为5‑30%;高山被孢霉干菌体的添加量为0.2‑1.0g/L;(5)接发酵瓶:将培养18‑48h的种子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中,30‑42℃培养,培养时间72‑168h,得到含有丁醇的发酵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870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