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支撑、高负载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6255.9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0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景茂祥;皮智超;李井泉;翟洪爱;沈湘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583;H01M4/62;H01M4/36;H01M10/0525;C01B25/45;C01B2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支撑、高负载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即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先后对磷酸钒锂/PAN溶液和磷酸钒锂/PVP溶液进行纺丝,经过煅烧后磷酸钒锂/碳复合纤维作为支撑体,磷酸钒锂颗粒镶嵌在支撑体内形成一种厚膜材料,磷酸钒锂负载量是普通磷酸钒锂/碳纤维的3~5倍,且具有柔韧性,可以任意弯折,可直接用作锂离子电池自支撑正极,无需集流体、粘结剂和传统的电极制备过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负载 磷酸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自支撑、高负载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纺丝和烧结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的步骤是通过两种磷酸钒锂前驱体溶胶交叉混纺实现的,形成网络支撑体的磷酸钒锂前驱体溶胶中采用大分子量聚丙烯腈,而在形成网络填充物的磷酸钒锂溶胶纺丝液中采用小分子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先纺支撑体溶胶,再纺相同体积的填充物溶胶,重复以上步骤,间隔10~30分钟;所述的聚丙烯腈分子量为80000~150000,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为2000~20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625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渠道衬砌修复不中断输水条件下围堰半围式基坑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锅炉安装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