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步进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7243.8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60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殿合;党红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诚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7/00 | 分类号: | H02K37/00;H02K1/14;H02K1/22;H02K3/52;H02K5/04;H02K5/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步进电机,它包括转子和电机定子组件,转子可旋转地支承在电机定子组件上;其中,所述电机定子组件包括出线盒以及两个装配在一起的定子子组件,所述定子子组件包括中极板、线圈组件和机壳;所述机壳的一端形成壳底,所述机壳的另一端为开口端,并且机壳的开口端上设置有与机壳的回转轴同轴设置的止口部,所述机壳的开口端还设置有缺口;所述中极板上设置有径向向外凸出并与缺口对应的凸出部;所述转子包括磁环、轴和注塑体,所述注塑体设置在磁环和轴之间,以便所述注塑体将回转轴和磁环制成一体。本发明不仅将轴和磁环通过注塑制成一体,提高了转子的制造精度,而且能够减小定子组件装配时的累计误差,使定位基准保持一致。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自动化 控制 步进 电机 | ||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子和电机定子组件,转子可旋转地支承在电机定子组件上;其中,所述电机定子组件包括出线盒(1)以及两个装配在一起的定子子组件,所述定子子组件包括中极板(2)、线圈组件(3)和机壳(4);所述机壳(4)的一端形成壳底,所述机壳(4)的另一端为开口端,并且机壳(4)的开口端上设置有与机壳(4)的回转轴同轴设置的止口部(41),所述机壳(4)的开口端还设置有缺口(42);所述中极板(2)上设置有径向向外凸出并与缺口(42)对应的凸出部(21),当所述中极板(2)配合在止口部(41)内时,所述凸出部(21)卡在缺口(42)上,并且凸出部(21)的径向外端面与机壳(4)的开口端的径向外端面相对齐,中极板(2)的轴向外端面与机壳(4)的开口端的轴向外端面平齐;所述转子包括磁环(501)、轴(502)和注塑体(503),所述注塑体(503)设置在磁环(501)和轴(502)之间,以便所述注塑体(503)将轴(502)和磁环(501)制成一体;所述磁环(501)和注塑体(503)之间设置有锁定磁环(501)和注塑体(503)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增加磁环(501)和注塑体(503)之间的结合牢度的磁环限位机构,所述磁环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一设置在磁环(501)与注塑体(503)上靠近轴向端面的部位之间的磁环限位部分,所述磁环限位部分包括设置在磁环(501)内圈的轴向端部的嵌槽(5011)和设置在注塑体(503)上并充满相应嵌槽(5011)的限位凸起(5031);所述磁环限位部分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磁环限位部分设置在磁环(501)与注塑体(503)上靠近一侧轴向端面的部位之间,另外一个磁环限位部分设置在磁环(501)与注塑体(503)上靠近另外一侧轴向端面的部位之间,并且所述磁环(501)的一轴向端部上的嵌槽(5011)与所述磁环(501)的另一轴向端部上的嵌槽(5011)呈对称布置结构,嵌槽(5011)的轴向长度小于磁环(501)轴向总长度的十分之一;所述注塑体(503)的轴向端部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并用于减少注塑体(503)收缩的减缩槽腔(5032),并且所述注塑体(503)被减缩槽腔(5032)分隔为外侧部分(5033)和内侧部分(5034);所述注塑体(503)的两个轴向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减缩槽腔(5032),两个减缩槽腔(5032)在注塑体(503)的轴向通过一连接外侧部分(5033)和内侧部分(5034)的中间壁(5038)隔开;所述中间壁(5038)在注塑体(503)的轴向上的厚度H与外侧部分(5033)在注塑体(5030)的径向上的厚度h之比为1:(0.95~1.05);所述壳底上设置有机壳极爪组,所述中极板(2)上设置有中极板极爪组,当中极板(2)配合在止口部(41)内时,所述机壳极爪组中的机壳极爪(43)和所述中极板极爪组中的中极板极爪(22)均轴向向内伸出并间隔状对插在一起,从而形成极爪支撑部,所述线圈组件(3)支承在相应的极爪支撑部上;所述机壳极爪(43)和所述中极板极爪(22)在机壳(4)的周向上的两个侧边对称设置,并且两个侧边所形成的夹角β为23.66°,机壳极爪(43)采用大致等腰梯形设置,两个侧边为其腰边,两个侧边所形成的夹角β为梯形的腰间夹角,所述机壳极爪(43)在机壳(4)的轴向上的长度A为机壳(4)的轴向长度B的80%~8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诚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诚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724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方法
- 下一篇:继电器测试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