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石流与高含沙水流判别方法、山区灾害流体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7536.6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0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公旦;栗帅;孙其诚;代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针对现有技术中泥石流与高含沙水流判别方法存在实际灾害防治中可操作性差、实用性低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石流与高含沙水流判别方法。本方法取样测量山区灾害流体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流量Q与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输沙量Qs,将样品测量结果数据点绘在以Qs为纵坐标、Q为横坐标的双对数坐标系中,根据数据点与边界线1、边界线2的相对位置判断流体类型。本发明还提供基于该判别方法实现的山区灾害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山区灾害流体的变化,以及泥石流发生的预警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动态指标监测灾害流体特征,能够对连续发生、动态演变中的灾害流体进行实时监测判别,及时确定灾害类型,反馈信息,分类预警。提高灾害防治的针对性、增强预防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含沙 水流 判别 方法 山区 灾害 流体 监测 | ||
【主权项】:
1.泥石流与高含沙水流判别方法,用于判别山区泥石流灾害与高含沙水流灾害,其特征在于:取样测量山区灾害流体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流量Q、单位m3/s与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输沙量Qs、单位kg/s,将样品测量结果数据点绘在以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输沙量Qs为纵坐标、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流量Q为横坐标的双对数坐标系中;若数据点位于边界线1以下坐标系区间,判别为高含沙水流,若数据点位于边界线2以上坐标系区间,判别为泥石流,若数据点分布于边界线1与边界线2之间坐标系区间,判别为过渡流;所述边界线1是Qs=300Q0.95、边界线2是Qs=555Q1.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753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语音控制电梯的方法及电梯控制设备
- 下一篇:电梯运行状态智能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