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振搅式自行滑模连续浇筑路基边沟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8360.6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5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包烨明;李昌生;马伟平;栾光日;李建军;李军保;闫立忠;韩新忠;刘松;庞希海;白高鹏;杜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青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19/4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路基边沟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振搅式自行滑模连续浇筑路基边沟的施工方法,解决路基边沟施工过程中传统工艺效率低及质量难控制等问题,包括场地平整;采用定型挖斗实现沟槽一次性开挖成型;振搅式自行滑模吊装;振搅式自行滑模通过其内部的液压油缸挤压已灌注的混凝土,并利用其产生的反向推力行走,进行连续的作业运动,水沟一次性浇筑成型;人工收光抹面;置沉降缝等步骤,滑模自主行走形成的混凝土挤压力与自带附着式振捣器提升了混凝土的密实度与浇筑质量。行走过程中即浇筑水沟成型,无需人工反复安装、拆除、倒运模板与等待混凝土凝固的环节,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振搅式 自行 连续 浇筑 路基 边沟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振搅式自行滑模连续浇筑路基边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平整:施工前对施工段落水沟的原地面进行平整,根据排水方向调整出纵向的排水坡度,利用压路机压实水沟,根据施工图纸,对施工段落水沟中心及边桩进行放样;2)沟槽开挖:根据水沟沟槽尺寸定制标准定型挖斗,沟槽开挖采用挖机装配定型挖斗实现水沟沟槽一次性开挖成型;3)振搅式自行滑模吊装:在沟槽顶面安装滑模行走轨道(5),吊装振搅式自行滑模,将其放置在水沟沟槽初始浇筑位置,振搅式自行滑模前端梁走行轮(4)落在行走轨道内,振搅式自行滑模中线、行走轨道中线与水沟沟槽中线重合;4)混凝土连续浇筑:混凝土集中拌制,采用专用运输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用吊车将混凝土吊运并灌注至振搅式自行滑模的进料仓(12)内,振搅式自行滑模通过其内部的液压油缸(7)挤压已灌注的混凝土,并利用其产生的反向推力行走,进行连续的作业运动,水沟一次性浇筑成型,浇筑方向和标高通过水沟沟槽两侧安放的行走轨道控制;5)人工收光抹面:振搅式自行滑模浇筑成型后,由人工随后进行二次压光收面;6)置沉降缝:水沟内间隔设置沉降缝,在水沟混凝土收完面之后经尺量确定沉降缝设置位置,利用切刀切出沉降缝;7)养护:混凝土浇筑并收面后6h内覆盖塑料薄膜全封闭进行养生;所述步骤3)中的振搅式自行滑模结构包含位于水沟沟槽内的滑模架体(1),滑模架体依靠固定卡环(2)紧靠在水沟沟槽基坑内壁,滑模架体顶部后方设置前端梁(3),前端梁两端安装走行轮(4),走行轮分别放置在沟槽顶面的行走轨道(5)内;滑模架体内间隔水平安装有与液压泵站(6)连接的液压油缸(7),液压油缸的活塞杆(8)上由右向左依次固定有制成一体的挤压封堵仓(9)、灌注仓(10)、槽形成型仓(11),灌注仓顶部设有进料仓(12),槽形成型仓顶部焊接有压顶密封盖板(13),其中挤压封堵仓的横截面与开挖后沟槽的断面相互配合,槽形成型仓的横截面与浇筑混凝土后沟槽的断面相互配合,挤压封堵仓、灌注仓及槽形成型仓之间构成浇筑料道(14),作为内模的槽形成型仓外壁与开挖后沟槽内壁形成梯形浇筑空腔(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青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青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836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