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型韧带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8385.6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4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柏自奎;李佳荣;王洪;吴星火;周应山;顾绍金;陶咏真;杨红军;许杰;徐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22 | 分类号: | A61L27/22;A61L27/16;A61L27/50;A61L27/36;A61L27/58;D01D5/00;D04H1/7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型韧带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增强型韧带组织工程支架是由嵌套于相邻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层之间的增强骨架构成,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层至少为3层,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层材料为丝素蛋白与聚乙烯醇质量比为1/9~1/1的复合,增强骨架为至少为2根沿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层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排列的蚕丝线或可吸收缝合线,支架具有均匀稳定的微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供了韧带组织生长的基质条件,满足韧带新生组织长入、纳米纤维缓慢降解过程中保持支架机械强度缓慢下降,连接关节稳定性的要求,本发明支架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应于制备不同力学性能要求的增强型韧带组织工程支架。 | ||
搜索关键词: | 韧带组织 纳米纤维毡 工程支架 静电纺 增强型 制备 增强骨架 嵌套 可吸收缝合线 力学性能要求 医疗器械技术 生物相容性 韧带 缓慢下降 聚乙烯醇 连接关节 纳米纤维 丝素蛋白 新生组织 支架机械 支架制备 蚕丝线 微结构 质量比 基质 降解 支架 复合 生长 | ||
【主权项】:
1.一种增强型韧带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水为溶剂的丝素蛋白溶液或丝素蛋白粉体分散液及聚乙烯醇溶液的配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a.取配置好的以水为溶剂丝素蛋白溶液或丝素蛋白粉体分散液与聚乙烯醇溶液相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其中丝素蛋白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9~1/1,丝素蛋白与聚乙烯醇的总溶质质量浓度为5wt%~20wt%,并将混合溶液吸入静电纺用的纺丝液管;b.静电纺制备增强型韧带组织工程支架以宽度为2~15mm,长度为30~300mm的平面金属条为收集板,将吸有混合溶液的静电纺用纺丝液管置于静电纺推泵中,静电纺丝液推出速度0.2ml/小时~4ml/小时,静电纺的高压电源输出5kV~30kV的电压,纺丝液管的喷嘴与收集板之间的距离为5cm~30cm,静电纺收集板上获得厚度为0.1mm~0.5mm的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层后,在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层上表面沿收集板的长度方向上平行等间距排列至少2根蚕丝线或可吸收缝合线后,继续静电纺,在蚕丝线或可吸收缝合线上再次获得厚度为0.1mm~0.5mm的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层,再在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层上表面沿收集板的长度方向上平行等间距排列至少2根蚕丝线或可吸收缝合线,依此步骤重复,获得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层至少为3层的增强型韧带组织工程支架的预制件;c.增强型韧带组织工程支架的预制件进行气相酯化处理将步骤b得到增强型韧带组织工程支架的预制件于80℃,饱和顺丁烯二酸酐蒸汽、体积百分比1%‑5%为HCl蒸汽的密封气氛中酯化交联2‑4小时后,取出预制件于120℃烘箱中热处理15‑30min,获得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层至少为3层的增强型韧带组织工程支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838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