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泄漏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8683.5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3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边守利;柴伟东;顾政;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1134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关键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泄漏的检测方法,它包括SAS隔离空间条件建立步骤;壳体内侧及U型传热管干燥条件建立步骤;壳体及U型传热管保压条件建立步骤;U型传热管管板分区贴膜步骤;壳体内充压保压步骤;管板分区查漏步骤;漏点定位步骤。本发明相对于其它查漏技术,具有泄漏定性准确、漏点定位精确,对系统及设备无影响等优势,并且可根据质谱仪示值变化,定性确定有无泄漏,排除人为误判。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反应堆 余热 排出 系统 泄漏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核电站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泄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换热器壳体内侧及U型传热管干燥条件建立步骤:干燥条件为无明显水迹存在;换热器壳体及U型传热管保压条件建立步骤:干燥条件建立后,进行换热器壳体内充空气保压,验证换热器壳体保压条件良好;U型传热管管板分区贴膜步骤:换热器壳体及U型传热管保压条件建立后,对U型传热管的管板进行分区,根据管板面积大小,将U型传热管管板分成至少两个区域,同一U型传热管的进口和出口均位于同一区域内;做好分区后,对每个管板区域分别用薄膜粘贴覆盖;换热器壳体内充压保压步骤:管板粘贴薄膜后,开始向换热器壳体内充氦气;通过换热器壳体上的氦气注入管线向壳体内充入氦气,充氦气后换热器壳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换热器额定设计的工作压力;充氦完毕后,用氦气质谱仪检查换热器法兰、阀门、盲板接口处有无氦气泄漏,如有泄漏需进行消漏处理;管板分区查漏步骤:充氦完毕后,对管板的贴膜各区域用氦气质谱仪检查有无氦气泄漏;检查时遵循由上到下的顺序对各个区域进行检查,以防止在掀开薄膜时,如果交界处薄膜翘起,同时下方区域有泄漏的情况下,氦气会污染上部区域造成误判;持续检测6~24小时,如各个区域未发现氦气泄漏,则表明U型传热管密封良好无泄漏,查漏结束;在检测过程中,如发现某区域有氦气迹象,则表明此区域内存在U型传热管泄漏,需进行下一步漏点定位步骤;漏点定位步骤:确定泄漏传热管存在的区域后,对泄漏的区域进一步分为两个1/2子区域,按照管板分区查漏的方法进一步缩小泄漏区域;对泄漏区域重新贴膜前,利用抽风装置将传热管内气体吸走,以排走子区域内被氦气污染的传热管内的氦气以及降低泄漏传热管中氦气的浓度;以此类推,逐步缩小泄漏传热管区域;当无法进一步缩小泄漏区域时,用薄膜单独粘贴剩余子区域内的传热管,对每一根传热管进行单独检查,直到找到最终漏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868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