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卡存取款机及无卡存取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1265.1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5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戴明;陈思平;陈昕;林浩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卡存取款机及无卡存取款系统,所述无卡存取款机包括:触屏显示模块(1)、NFC模块(2)、二维码扫描模块(3)、通信模块(4)、身份识别模块(5)、验钞模块(6)、点钞吞吐模块(7)、以及智能微控制器(8)。本发明提供的无卡存储款机为用户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无卡存取款业务服务,还能实现向指定移动支付账户进行存取款服务,丰富了用户的无卡存取款功能,而且,无需记住银行卡账户和移动支付账户,就能简单快捷的实现无卡存取款操作,满足了人们对无卡存取款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的多样化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卡存 取款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无卡存取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屏显示模块(1),用于接收用户的无卡存款或无卡取款操作指令,并显示相应的无卡存款或无卡取款操作结果;NFC模块(2),用于接收移动终端通过NFC方式传输的无卡存款信息或无卡取款信息,所述无卡存款信息包括:用户指定存款的移动支付ID或银行卡卡号,所述无卡取款信息包括:取款金额以及用户指定扣费的移动支付ID或银行卡卡号,移动支付ID和银行卡卡号均与用户身份绑定;二维码扫描模块(3),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显示的二维码中提供的无卡存款信息或无卡取款信息;通信模块(4),用于通过互联网与后台服务器通信,所述后台服务器分别与移动支付平台和银行网银平台通信连接;身份识别模块(5),用于与通信模块(4)配合,利用后台服务器中储存的身份识别信息识别用户的身份;验钞模块(6),用于检验钞票的真伪;点钞吞吐模块(7),用于检测存款或取款的数额,并收纳或发放相应的钱款;智能微控制器(8),分别与触屏显示模块(1)、NFC模块(2)、二维码扫描模块(3)、通信模块(4)、身份识别模块(5)、验钞模块(6)、以及点钞吞吐模块(7)连接,用于当接收到用户的无卡取款操作指令时,通过所述身份识别模块(5)识别用户的身份,并当用户的身份通过验证时,将通过所述NFC模块(2)或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3)获取到的无卡取款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并根据后台服务器发出的放款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点钞吞吐模块(7)为用户发放相应的钱款;所述智能微控制器(8),还用于当接收到用户的无卡存款操作指令时,控制点钞吞吐模块(7)清点用户存款数额,并通过身份识别模块(5)识别用户的身份,然后当用户的身份通过验证时,将存款数额信息及所述NFC模块(2)或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3)传输来的无卡存款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并根据后台服务器发出的收款操作指令完成相应的无卡存款操作;移动支付ID或银行卡卡号分别由与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移动支付平台或银行网银平台验证;所述身份识别模块(5),包括:身份证识别模块(51),与智能微控制器(8)连接,用于获取用户身份证中的身份信息;指纹识别模块(52),与智能微控制器(8)连接,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摄像模块(53),与智能微控制器(8)连接,用于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所述智能微控制器(8),还用于当通过触屏显示模块(1)接收到用户的取款操作指令时,将通过指纹识别模块(52)获取的用户指纹信息和通过摄像模块(53)获取的用户面部图像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以验证用户身份,然后当用户的指纹信息和面部图像信息均通过验证时,将通过所述NFC模块(2)或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3)获取的取款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并根据后台服务器发出的放款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点钞吞吐模块(7)为用户发放相应的钱款;所述智能微控制器(8),还用于当通过触屏显示模块(1)接收到用户的取款操作指令时,将通过指纹识别模块(52)获取的用户指纹信息、通过摄像模块(53)获取的用户面部图像信息、以及身份证识别模块(51)获取的用户身份证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以验证用户身份,然后当用户的指纹信息、面部图像信息以及身份证信息均通过验证时,将通过所述NFC模块(2)或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3)获取的取款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并根据后台服务器发出的放款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点钞吞吐模块(7)为用户发放相应的钱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512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金融设备、自动报警的方法及装置